第14期通讯

CASAL Newsletter

No. 14 (1997)

 

 

  

 

1996916日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于1998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举行,年会议题:美国文学:现代主义及其反拨 西安外国语学院的同志正在积极筹备年会,一切进展顺利。会议时间现暂定为1998109-13日。根据部分同志建议,年会期间还将安排美国文学教学美国文学史研究等专题讨论。欢迎同志们携带论文赴西安开会。

 

有关年会的具体事宜日后将另行通告。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

 

                    1997. 11. 15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交流论文摘要选登

 

(III)

 

编者按:此次年会交流论文数十篇,所有论文摘要,无论长短,均按作者提供的原文照录,未作删节。提交论文全文者,经作者同意,由编辑予以缩写(均在文后署名),未经原作者审定,特此说明。

 

混乱中探求秩序

 

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   肖明翰

 

在大多数现代主义诗人看来,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名胜古迹体和传统古迹体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现代世界失去了凝聚中心陷于混乱。他们在作品中不仅绝妙地揭示了现代世界的混乱,而且同时也执着而顽强地在混乱中探寻秩序。但由于他们大都是保守主义者,他们不可能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探寻新秩序的建立。因此他们对秩序的探寻主要是在过去的传统和创造永恒的艺术上这两个方面进行。本文主要论述了无位最重要的美国现代诗人:厐德、艾略特、威廉斯、斯蒂文森和弗洛斯特,看他们在描绘现代荒原的同时如何在混乱中探寻秩序。厐德和艾略特主要是从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旧传统和神话传统中探寻理想世界复苏宗教信仰;威廉斯主要是从追溯美国发展历程、检讨其得失中探寻秩序的建立;而史蒂文斯和弗洛斯特则更倾向于认为诗歌艺术能廓清或遏制混乱、建构秩序。

 

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

 

厦门大学    张礼龙

 

论文追述了美国梦的起源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翁所追求的理想与美国梦的相似之处。盖茨比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可他后来为了挣钱而不择手段,在通向财富的道路上,他成了黑道上的人。美国梦演变到这一地步不仅失去了原先的积极意义,而且也是极为有害。同时这也客观地展示了整个美国已经成了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混乱的社会。

 

在盖茨比身上还显示了美国梦与现实的矛盾。他始终认为黛西是爱他的,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大量的钱与相应的社会地位把她从汤姆身边夺回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她只不过是依附于财富和地位的寄生虫,她从来就不是盖茨比理想中的女人。从更深沉的意义上讲,盖茨比与汤姆分别代表了美国社会的两大力量:一个是远远脱离了现实的理想主义,另一个是极端自私和冷酷的实利主义。两者都是现代美国的产物。因此,盖茨比的悲剧实质上就是美国理想主义的悲剧。

 

小说叙述人把盖茨比的梦想与荷兰水手的梦想联系起来,从广义上显示了过去理想中的尽善尽美的社会制                     

 

度与现代国家现实的显著差异。最令人遗憾的是,所有的这些梦想在精神上来讲都有点相似,相互间都有联系而不可分割,而且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盖茨比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的意志不够坚强,也不是因为没有作出足够的努力,而是这梦想的东西只不过是早已消逝的无法挽回的过去。而菲茨杰拉德却感到要是没有对某种有意义的生活的憧憬或对实现某种浪漫梦想的信念,那生活将是无法忍受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美国人的精神世界。尽管美国梦的目标不断变得渺小甚至猥琐,而且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一次又一次招到挫败,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怀有各种各样的梦想。所以说美国梦就是美国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理想,哪怕这种理想永远也无法变为现实。

 

魔力·魅力·价值三面观

 

—20世纪美国心理分析学对童话文学的新阐述

 

西南师大    

 

20世纪往往被称作批评的世纪。这是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世纪。这一当代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文学理论爆炸  的独特现象在美国自然得到最迅速和最集中的反响。一方面,人们不仅为文学批评的迅猛发展和广阔前景感到振奋;但另一方面,人们有难免维可能出现的过分理论化或为理论而理论的倾向持谨慎态度。近年来我们在本校英语专业文学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和答辩过程中发现,研究生大多能较熟悉地运用一种或数种西方文学理论来探讨分析一个英美作家或一部作品,但在涉及或问及文学的本质,文学反映基本的人生经历以及其他带人文主义特点的问题上却知之甚少或答非所问。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何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特点和态势应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当代美国心理分析学派的儿童文学理论名著《永恒的魅力》入手,对当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对传统童话文学的批评实践作一尝试性探讨。

 

全文由背景和正文三部分组成。

 

背景——精神分析学在美国:简述美国精神分析学进入文学批评领域的发展阶段,主要批评实践及特点。

 

第一部分:魔力——童话心理话语:自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进入文学批评领域后,经人们几十年的阐发和传播,其不少概念早已进入人们论述的常识话语;而经过结构主义等理论重新阐述后的精神分析学似乎演变成批评家重新认识人类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话语表述。作为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的贝特尔海姆在探讨童话文学的深层意义,心理意义及教育诗学时运用和发                                   展了一套独特的童话心理分析话语,主要包括心理真实性两分法,外化和投射等。

 

第二部分:魅力——童话读者反应论。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关注的主要是作品与读者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随着对弗洛伊德学说的重新阐述和再认识,美国精神分析学批评的目光开始转向作品的形成结构和读者的反应及阅读行为。这种转变重新界定了作品意义和阐述的理论,拓宽了文学批评的

 

 

由热血青年到消极的和平主义者

 

——评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翁弗雷德里克·亨利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郑佩伟

 

厄内斯特·, , , 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20世纪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性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响应美国政府提出的拯救世界,为民主而战的号召,以美国红十字救护车司机的身份,奔赴意大利前线,并在前线受了重伤。由于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所以他的多部小说都是反战为主题的。《永别了,武器》是反映这一主题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发表于1929年,小说中的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就是海明威的化身。亨利是一位血气方刚的美国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在意大利学习建筑,大战爆发以后,他响应美国政府蛊惑人心的号召,以志愿兵的身份参加了意军的医疗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身负重伤,和他同往的伙伴有的身亡,有的负伤。这使他亲身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精神上肉体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从此,亨利开始怀疑自己从事的事业,心灵上投下了厌恶战争的阴影。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亨利伴随撤退大军经过塔利亚门托河大桥时,以他讲意大利与口音不准的罪名,被当作穿着意军服装的德国间谍给抓了起来,并决定执行枪决。在生死紧要关头,他毅然挣脱战时馅饼,跳河而逃。这成了亨利反战思想变化的至观转折点。从此,亨利怀着无限的怨愤永远告别了战争,同战争单独媾和了。逃离战争的亨利,把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寄于他与凯瑟琳的爱情上。可能是由于亲身体验过战争的人更懂得珍惜和平生活的缘故,亨利抱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整日沉浸在于凯瑟琳狭隘的爱情世界里。他不再思想,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到赛马场观看赛马,去湖边垂钓,与葛雷非伯爵打弹子,在酒吧间酗酒,同凯瑟琳玩乐,这成了他生活的唯一追求。亨利与凯瑟琳逃到瑞士以后,二人过着宁静祥和世外桃园般的生活,直到凯瑟琳死于难产为止。亨利讨厌战争,向往和平,但他对战争的性质并不真正了解,只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认识战争,因而它不可能找到中止战争的有效方法,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和平。所以,当凯瑟琳死于非命之后,他的和平梦也应当随之破灭了。亨利亲身体验过战争,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成了战争的叛逆者,有其积极的一面。告别战争以后,他完全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沼,凭个人对和平概念的理解去生活,最终成为一个消极悲观的和平主义者。正如评论家古琳娜评论《永别了,武器》种的主人公时所说的那样:弗雷德里克·亨利仇视帝国主义的战争,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仔细地考虑一下与它作斗争的可能性。亨利是一个消极的和平主义者。他不但是从前线逃跑,而且是从社会里逃跑,并且只是企图从命运里赢得他自己个人的幸福。

 

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坐标

 

——论嘉莉妹妹的形象

 

西南师大外语学院    黄立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书中讲述了十八岁的嘉莉妹妹只身从哥伦比亚城到芝加哥和纽约谋生和发迹的故事,以及她与杜洛埃和赫斯渥之间的感情纠葛。本书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十九世纪木末到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

 

嘉莉妹妹是一个评论家各持己见的人物。有人认为嘉莉无可爱之处,是一个十足的堕落女人,只是靠自身的美色以及同杜洛埃和赫斯渥的不正常关系才走上成功之路的。也有人对嘉莉寄予同情,但仍认为她是一个堕落的女人,是踩过杜洛埃和赫斯渥走向成功的。

 

本文作者试图从另一角度评述嘉莉妹妹这一形象。和其它人一样,嘉莉只是十九世纪木末20世纪初众多的寻梦者之一。在那个年代,城市迅速发展,许多人不满于现实生活,纷纷从农村涌向城市,想为自己谋求一个更好的职位和环境。几乎每个人都是通过自身的奋斗获得财富、荣誉和地位。嘉莉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西晚在芝加哥园了她的美国梦。

 

在芝加哥嘉莉先后结识了杜洛埃和赫斯渥。但是从他们那里,嘉莉并没有获得爱情和幸福,她又先后离开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嘉莉最终获得了她所渴望的财富和地位,但嘉莉心中仍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她没有真正找到幸福。

 

本文作者指出,嘉莉之所以感到失落,是因为她孤独,心中没有了自我,没有人分享她的快乐和痛苦。所以即使她获得她所期望的一切物质享受时,依然无法感到满足。嘉莉应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融入社会,走进普通人们的生活中去,为他们做些什么。嘉莉应该在社会中找寻自己的坐标,在群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艾丝特的女性反抗

 

评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瓶》

 

杭州大学外语学院    王黎云

 

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 , 1932-1932)是美国当代文学中颇有影响的一位女诗人和小说家,她指活了31岁便自杀身亡。《中形瓶》是她的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女主角艾斯特就是普拉斯本人的写照。

 

《中形瓶》主要描述一位名叫埃丝特·格林伍德的女大学六个月的生活经历。她去纽约一家时髦的女士杂志做见习生编辑,随后几个月中她的精神崩溃,几次企图自杀,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出院后回校学习。

 

普拉斯在《钟形瓶》中生动地描写了女人在婚姻和事业中的矛盾和社会给妇女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我们在阅读《钟形瓶》时,仿佛聆听到了普拉斯在为女性的不幸呐喊反抗。但是她无力改变世界,无法改变社会规定的妇女传统角色这一现实,  因此在小说发表后一个月,普拉斯走上了她创造的女主人公同一条反抗的道路——自杀。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

 

1.      女性的自我否认

 

追求时髦,想方设法吸引男人的注意是社会上姑娘们的流行做法,可谓是女为悦己者容埃丝特也陷入了这个泥潭。它对自己排斥的东西的追求和内心拒绝它们的冲动——这种心理冲突不断地发生,激化着。最后,当她离开纽约前,她把包装自己,追求时髦而穿戴的华贵服装从旅馆高楼的窗口一件件抛出,表示她对物质世界的鄙视和遗弃。另外,对女性传统做法的自我否认,小说中不时用血和丑陋的脸庞来表现女主人公对自己身体的仇恨,以此表达对社会的反抗。

 

2.      对传统贞操观的反叛

 

埃丝特生活在五十六年代,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 

 

到十九岁她还是个处女。社会上的传统观念是对女人的贞操颇为重视,同时对男人地性自由抱着比较宽容的态度,这种双重标准使她耿耿于怀,难以容忍。特别当她发现即将与之订婚德男有已不是处男时,她更觉得不平等。为此,她随便找了个教授,失去了自己的贞操。一旦失去后,她又断然拒绝与该教授保持关系。小说中表现了埃丝特不愿意男性社会所左右,努力要作自己命运的操纵者。

 

3.      事业和婚姻的对立

 

妇女传统的社会角色——结婚、生儿育女、做贤妻

 

良母,在小说中被比喻成厨房门口的擦脚布和装在钟形瓶中的死婴,婚姻成了女性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枷锁。然而社会习俗使她无法摆脱妇女的这种生活模式,自杀成了埃丝特最终的解脱。

 

纪实与超越:近年来《愤怒的葡萄》研究评述

 

四川教育学院外语系   曾令富

 

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不仅在美国小说史上创畅销纪录,而且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仍然是美国大、中学生必读的作品,并继续引起专家和文学爱好者们研读和阐述的兴趣。这部文学杰作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并非仅仅因为其题材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如实而又同步反映了30年代袭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广大农村并导致大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社会和生态灾难),更主要的是因为它超越了作品内容自身的具体性,表现了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心理和精神价值,极其富有艺术启示力。

 

近年来学者们从探讨作品借用的《圣经》意象入手,发掘出作品的意义在于,通过讲述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逃荒家庭在应许的乐土(加里福尼亚州) 挣扎求生的故事,表现了人类逐渐摆脱封闭、孤立和无知的状态,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同胞及其所居住的大地负有的责任。

 

从西去加尼福里亚州的苦难历程,从约德家庭在旅途中的解体,从汤姆回家离家,批评家们解读出生存在主义时代生活的真谛:在人口继续增加、资源却不断短缺的现代,温罄而永远令人向往的,已经成为虚幻而不可及的所在,于是我们不再努力占据一席之地,而是通过爱和想象在第一个地方生存下去。

 

针对50-60年代埃德蒙·威尔逊对《愤怒的葡萄》的批评(他认为斯坦贝克表现出一种自然主义倾向,总是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近年来学者们提出反批评,指出威尔逊并未看出作品充满人道主义精神:斯坦贝克塑造的人物既具有动物性又富有高尚的人生,二者的统一表明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暗示人类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对环境难民不断增加的当今世界,不乏现实意义和启迪。

 

对《愤怒的葡萄》的不同阐释,表明了重读经典作品并不断发现其新意的可能性。事实上,学界对《愤怒的葡萄》至今未做定论。尽管它是美国小说史上最畅销的两、三部经典作品之一,却未能入选权威选集——剑桥大学出版美国小说系列(十部)。

 

Two Great North American Humorous Writers

 

——Mark Twain of American and Stephen Leacock of Canada

 

天津外国语学院  Zhu Botong

 

Mark Twain and Stephen Leacock share a lot similarities as two great North American writers—both were born and brought up in the colonized north American soil; both were nurtured in immigrant culture at a time when capitalism was on the rise; both embarked on humorous writings to expose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alled “Golden Age” with great insight and success; both established fame and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world and enjoyed great popularity during their life time; both shunned or ignored big historical and social events of their time, but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common, local people whom they knew well and deeply loved. Finally, both best represented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identity with their distinguished works.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the two great humorous writers a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writings, an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so as to throw some light on understanding the two North American cultures as distinctive and independent entities.

 

Besides the factual differences in life and career,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re was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ir views on humor, the nature of their humor and the devices of humor as reflected in their writings.

 

美国诗人H. D. 的引力

 

厦门大学  陈敦全

 

H. D.这位完美的意象派诗人,颇具浩瀚宇宙的黑洞引力,虽不易察觉,能量却持久不衰。她一再成为研究热点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H. D.跟四百年前的英国诗人斯宾塞一样,起着诗人的诗人的作用。了解她及其作品,有助于了解许多杰出的现代派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反之,亦然。20世纪初, H. D.正当盛年,在周围引聚了当时众多享誉文坛的文化名人,如庞德、W. C.威廉斯、劳伦斯、弗洛伊德、艾略特、叶芝、乌尔夫、乔伊斯,等等。她与他们的往来,作品都有反映;与前四人的关系尤为密切,成了他们创作灵感乃至柏拉图式情人。自50年代有其

 

70年代起, H. D.成了金斯堡等许多年青诗人追星族的偶像,其作品成了他们反复揣摩的范文,认为在所有意象派诗人中最够份味。

 

原因二,H. D.作品的内容形式信颖独到。特点:言简意胲,节奏悦耳,巧妙运用了意识流,时空交错,电影剪接等现代派手法;既沿袭了邓恩、弥尔顿、华兹尔斯和惠特曼、狄更生英美诗歌传统,也汲取了荷马史诗的养分,充满古希腊神话原型,又蕴含了东方取法自然的率妙哲理和比喻,如展现梦蝶的种种蝴蝶变形;既有物中物微观世界的细腻情操,又有物外物宏观世界的博大情怀。读者经过解读,往往会进入一个恢宏的意境,从中可窥视到反映自己心绪愿望的意境。H. D.力作《海伦在埃及》(1961),给人如是感受。

 

掩盖不住的罪恶

 

《琼斯皇》与《麦克白》的意象比较

 

西南四大外语系  王咏梅

 

莎士比亚和奥尼尔,一个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一个是美国的现代戏剧之父。虽然时空相距三百多年,又相隔了遥遥大西洋,但长久以来人们却发现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与奥尼尔的成名作《琼斯皇》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主题和创作手法上。

 

而本文尝试从意象这一新的角度出发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再比较,力图从表层次的意想来挖掘深层次的人物心理和潜意识。

 

本文着重分析两组意象。一组是关于衣服的意象。无论是在《麦克白》还是在《琼斯皇》中,衣服这一意象反复出现,贯穿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在《麦》中,衣服这一意象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代表权力和荣誉,而在《琼》中则代表现代文明。但实际上衣服的含义在这两部剧中是极其丰富的。它除了是荣誉的皇袍,文明的衣着,伪善的乔装,更重要的还是麦克白和琼斯后来妄想用以掩盖她血腥罪行的遮丑布。另一组要讨论的则是黑夜的意象。黑夜在这部剧中除了代表邪恶之外,还重复和加强了衣服意象所指的遮掩的含义。麦克白的两次谋杀以及血洗麦克德堡都发生在黑夜,而琼斯却想利用黑夜的掩护逃出当地黑人的追杀。这黑夜不仅是俩部剧的背景,还是他们两人内心阴暗而充满恐惧的写照。

 

然而欲盖弥彰,黑夜不能永远遮住白昼的善良的目光。麦克白最终只被认为是一个矮小的偷儿穿了一件巨人的袍子。而琼斯却在惊恐之中,一一抛弃了他引以为荣的皇帝制服,最后回归到原始的裸露状态。罪恶是遮不住的。麦克白和琼斯终于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本文在最后还将探讨这两组意象在揭示人物潜意识和表现犯罪心理方面所起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美国犹太人的困境

 

——论菲利浦·罗斯的文学主题创作

 

北京语言学院     

 

在美国文学史中犹太裔作家创造出科具有犹太性的文学,这种文学从九十世纪末开始,本世纪五十年代后特别兴盛起来,菲利浦·罗斯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的犹太作家,作品别具风格,使其在文坛上与其他犹太作家如贝娄·马拉默德·梅勒齐名。

 

本文通过对菲利浦·罗斯的四部作品的剖析来探讨其文学创作主题。这四部作品分别是《再见吧,哥伦布》,《波特诺的怨言》,《情欲教授》和《鬼作家》,四部作品都从不同程度上描写了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陌生,疏远感的心理状态,表现同化与怀旧,同化与犹太特性的矛盾,以及同化过程中两代人的冲突。

 

本文由三章组成。前言部分扼要地勾勒了菲利浦·罗斯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第一章借助于《圣经》典故研究犹太人家庭中的代沟所独具的特点,第二章以犹太族的历史为背景剖析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心理困惑,第三章通过这四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的不同结局来体现犹太人努力寻求自我实现和精神独立的理想。

 

罗斯的这四部主要作品体现了他对美籍犹太人的基本问题的深刻关注。笔者综合各家评论之长,突出自己的见解,旨在为那些有志于从事犹太文学研究的学生提供一篇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中美文化交流:1840-1949”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美文化差异之大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正以为这种差异,中国和美国才互相吸引并产生影响。美国如今成了这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预测,中国将来也会成了世界强国。中国和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互相理解和相互尊重。

&n, bs, p;

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波折起伏,从敌对到友好,又从友好到不和,从对抗到对话。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两国从二次大战中盟友成为朝鲜战场上的对手;之后,两国进入长期冷战阶段。这种敌对直到尼克松1972年访华才宣告结束。两国于1979年建立了正常关系。然而,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的障碍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消除,昔日的误解还会不时以新的形式出现。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和复杂的句局面?在世界形势格局中中美关系走向如何?什么因素在促进和阻碍两国的发展?这些就是这次研讨会索要探讨的问题。

 

研讨会于199774日至7日在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院联合举办。会议主要议题有:1.中美文化交流历史上著名人物;2.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3.美国文化在中国的接受和变形;4.宗教、哲学和文化传播;5.中美文学艺术中塑造的对方形象。参加这次研讨会的由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学术界著名学者近40人。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原所长资中筠研究员和美国宾州大学著名教授彼得·康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此次大会首先从中国文化和美国美国文化和中国中提上探讨了中美文化的交流。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美国毕福学院肖翰教授及美国城市大学玛格丽特*罗那德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美籍华人Maxine Hong Kingston Amy Tan Henry David Hwang  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他们指出,这几位作家在重新正面塑造中国人的形象和肯定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指出,作品中的中国人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一种中西混合性格和文化观。美国萨福克大学郑达博士探讨了中医在中美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西弗吉尼亚学院卜丽萍博士认为,早期传教士帮助了中国学生进入美国,使他们以单个交流、集体交流及老师咨询等形式很快进入美国社会和文化主流。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将中国文化带到了美国,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

 

西安外国语学院杜瑞清教授在题为《陶行知和杜威》的发言中分析了约翰·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他指出,杜威的学生陶行知深受他老师的影响,但是,他在接受的过程中又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她,作了诸多改进。北京大学陶洁教授认为中国在接受美国文学作品过程中政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她以《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阿普顿·新克莱的作品为例证明了中国读者在接受这些作品时深受当时的政治倾向影响。社科院汪朝光先生则以详尽的材料分析了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接受情况。他认为好莱坞的电影设计不仅要遵循电获得者赛珍珠和奥尼尔作品中的变化。他认为,这两位美国作家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深受其影响,他们的作品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萨姆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约翰·卡特和夫人弗朗西斯·卡特不仅列举了赛珍珠在中美文化中的具体贡献,而且还探讨了他能乐此不疲地为中美文化交流做贡献的心理动机。鲁迅博物馆姚锡佩以《赛珍珠在中美文化比较中的独特视角》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赛珍珠创作的《大地》三部曲,曾经营的美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中国文明的理解、关注和友好,这是基于赛氏本人对东西方的文明,诸如历史、政治、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风俗、习惯,以及革命等等之异同,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比较,又善于通过艺术形象展现自己独特的视角,使读者以平常的心态来认识书中的异国人民,因而取得了较多的共识。  南京大学朱刚博士认为,赛珍珠与当时一些知识份子持相同思想,都企图重新发现中国小说中传统的形式。在赛珍珠看来,这一形式与其说是小说的形式,还不如说是中华文化的形式。南京大学外教鲍勃·李格尔以《四海之内皆姐妹也》为题也作了发言。他认为女性作家在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过程中起到了非凡的作用。赛珍珠就是其中一个。不同于其他传教士的是,她乐于在教中国人的同时学习中文。她那乐于双方互动的精神使她的作品产生了丰富的内涵和包容。

 

南京大学郭英剑运用了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分析了赛珍珠的作品。他认为,赛珍珠曾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的小说,反映了民国以来的中国历史和生活。从其创作思想到作品内容,赛珍珠都有别于后殖民批评家萨伊德所谴责的东方主义。他认为,虽然赛珍珠同现代西方文化的主线有联系,但区别仍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因此认定她是一位殖民主义者或文化帝国霸权主义者。赛珍珠作品的分量在与她叙述了东方”---中国的话语,陈述了东方古老中国自己的文化言说,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传达出了未被重视或处于边缘地带的文化---中国文化,也应有发声的权利。南京大学江浩云的发言题目为《阿兰和土地--<大地>中的地母》。她认为,《大地》中的女主角阿兰不仅代表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乡村妇女,而且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地母形象。既然不同的文化所展现出的地母形象有所不同, 阿兰就表现了传统中国妇女忍耐,娴静等美德。在她看来,能塑造出这样一个形象是缘于赛珍珠深受中国文化以及她自己在中国的亲身体验的影响。在题为《士的人格理想和儒家文化心态试析赛珍珠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文中,镇江学者刘龙先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三根支柱撑持的:儒家经典学说,科举取士制度和封建宗法的伦理政治关系。对儒家经典学说的尊崇,对科举取士制度的赞赏和对中国宗法伦理政治关系的钦羡,铸造成了赛珍珠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在她身上烙下了中国士的深深的印痕。

 

著述身风,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曾起过举足轻重作用,但在中外学术界沉寂多年的林语堂也成了本次会议焦点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朱世达研究院在题为《林语堂的美国观》法严重,充分肯定林语堂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他指出,林语堂从中国文化角度研究美国文化,又从美国文化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在比较研究中,林语堂意识到中国应赋予儒家文化以新的内涵,因为三十年代的中国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落后于美国。然而, 朱研究院又指出,林语堂最终所肯定的还是中国文化本身。 美国城市大学沈双博士以林语堂为小评论家栏目撰稿文章为依据,讨论了上海这个大都市中中西文化的撞击所产生的混合文化特征。南京大学蒋道超探讨了林语堂妇女观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取向。他认为林语堂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一生努力肩负起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但他在接受双方文化时并非一股脑儿部家批判地接受,而是有一定的倾向性。他从双方文化中吸取了表现博爱,怜悯,宽容等,丢弃了那些非民主落后的东西。因为,在林语堂看来,男人和女人生来虽然在体力上和心理上是不同的,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总的说来,参会代表们针对大会的主题提出了许多促人思考的问题,大会达到了交流信息,沟通思想,活跃学术气氛的目的。

 

(蒋道超)

 

英国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英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保定召开

 

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研究英国文学的学术机构是我国老一辈学者专家的夙愿,也是广大英国文学研究人员的共同愿望。1996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河北大学等单位倡议成立全国英国文学学会。这一提议得到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积极响应。经过一年的筹备,全国英国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英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于1997919日至22日在河北大学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来自43个单位的120名代表。其中有来自30多所高校和2个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白花文艺出版社、重庆出版社、《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世界文学》编辑部和《外国文学》编辑等单位的代表。

 

919日的开幕式上, 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主任郭栖庆教授首先向与会代表报告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的筹备情况。接着,大会的特邀嘉宾、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的李赋宁教授致词。他说成立英国文学学会使我国英语界的一件大喜事,他祝愿新学会为弘扬人文主义思想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赵一凡博士回顾了50年代初我国英语界的几位老前辈从海外归来,相聚北京的盛况,指出成立英国文学学会将实现几代人的夙愿。最后,英国文学学会筹委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何其莘教授简要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英国文学的教学、研究、译介和出版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归纳了在世纪之交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由于时代、社会和文学发胀进程中的各种新特点、新因素的交互作用,我国的英国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新的发展趋势。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就开始了大会发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文本与语境Text and Context)。社科院的陆建德博士、北京大学的韩加明博士、南京大学的张冲教授、杭州大学的殷企平教授和河南大学的吴雪莉(Shirley Wood)先后在大会上宣读了他们的论文。920日全天安排小组发言,共有47位代表分别在4个分会场宣读了论文,并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些论文和发言涵盖了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讨论的作品远至中古时期的英国诗歌,近至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小说和喜剧。会上代表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气氛非常活跃。

 

920日晚举行了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通过友好协商,产生了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推举名单和学会领导班子候选人名单,准备提交大会讨论通过。

 

922日上午再次进行大会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侯维瑞教授、河南大学的刘炳善教授、四川联大的李毅副教授、厦门大学的博士生刘雪岚、社科院的陆建德博士、清华大学的曹莉副教授等6位代表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和介绍了分会场讨论的情况。在随后举行的闭幕式上,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推举李赋宁先生、戴镏龄先生为名誉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何其莘为会长,北京大学胡家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中载教授、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黄梅博士为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郭栖庆教授为秘书长,陆建德、韩加明、侯毅凌为副秘书长。大会决定第二届英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将于19995月在厦门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对20世纪英国文学的回顾。最后,会长何其莘教授致闭幕词。他指出,学会的首要任务是更加广泛地团结全国从事英国文学教学、研究和翻译的同志,加强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促进我国英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也要进一步强调自主性,要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英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道路,为我国的英国文学研究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