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通讯

CASAL Newsletter

No. 23 (2006)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四届专题研讨会纪要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四届专题研讨会于2005617日至20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8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出版单位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90篇。

 

617日会议代表陆续抵达上海,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于当晚召开第五届理事会会议,对如何进一步推动美国文学研究和进一步开好美国文学年会和专题研讨会进行了讨论,对一些议题达成了共识。这些议题包括:如何控制会议规模,严格会务程序,提高论文和发言质量,改进会议讨论形式,降低会议费用。理事会打算试行一些新的做法:论文预审,增加讨论交流,设立研究生会议奖励金。根据这个精神,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拟成立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陆建德研究员担任主任委员。理事会通过新会员的入会申请,他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扬州大学,浙江万里大学。理事会确认下列理事单位更换理事人选:南昌大学袁雪生、华中师范大学乔国强。

 

618日上午举行专题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大学黄禄善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首先致欢迎词,介绍了上海大学近年的发展态势,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刘海平会长总结了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自2003年四川专题研讨会以来所做的工作,并对上海大学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所做的准备工作表示谢意。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海平和《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主持大会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对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提出质疑。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张爱平教授评介了美国后现代小说创作和研究的现状,对后现代主义研究在美国归于平静却在中国方兴未艾这一现象发表了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陆建德认为,文学研究不应该变成概念的研究,面对后现代主义,我们要冷静思考,多读作品,多读原著。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指出,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在美国文坛形成一种相互发展又不无对抗的态势。

 

下午,研讨会分五组进行小组讨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俊武和苏州大学朱新福共同主持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文化的小组讨论。发言者有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蔡京红(后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小说的胶片化与电影的文本化趋势),西南师范大学姜萌萌(一种后现代转折——评山姆·谢泼德的家庭剧),北京邮电大学徐静(男性身份·权力·暴力:田纳西·威廉姆斯主要剧作中暴力的男人),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薛玉凤(后现代文化焦虑——论《爱的痛苦》的艺术风格),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朱洁(解构与建构:论美国小说《时时刻刻》),朱新福(加里·斯奈德生态思想述略)。在经典重释讨论中发言的有张志(威廉斯剧作人类中的动物性争斗主题),武汉科技大学卢秋平(为嘉莉说句话),华东师范大学金衡山(《红字》的文化和政治批评——兼谈文化批评的模式)。

 

以第二组讨论的主题是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文化,由上海财经大学王丽莉教授主持。发言者有王丽莉(评斯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新作《尘世间的莎士比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闽梅(“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理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申昌英(“性别·种族·空间——?莫德·玛莎?的内在空间拓展”),华南师范大学凌海衡(“Ashbery诗歌与新的文学主体性”),复旦大学张琼(幽灵批评之洞察:重读坡),天津理工大学徐颖果(美国华裔文化与华裔文化身份),南京大学李锋(对《雨王汉德森》的心理分析解读——兼论美国中产阶级社会心理危机),毕青(“《卢布林的魔术师》的三个女性人物形象”),苏州科技大学祝平(艾略特早期作品的反犹倾向及其文化根源)。

 

清华大学童燕萍教授主持了第三组美国文学:传统与当代讨论会,发言者包括童燕萍(文学的意义:从霍桑、马克·吐温和索尔·贝娄看美国文学传统给我们的启示),上海大学尚晓进(从路尽头到游乐宫——析约翰·巴思的早期创作与主题流变),广东教育学院谢满兰(美国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的处境写照:解读《白噪音》),南京财经大学孙冬(《老谋深算》:一部生态小说和成长小说),北京语言大学陆薇(对华裔美国文学、东方主义和文学经典重构的再思考),北京外国语大学杨春(拒绝文化误读’——汤亭亭的选择),北京语言大学于晓霞(写给父亲们的书——试谈《骨》中的父亲形象),北京外国语大学吴冰(理解华裔美国文学)。

 

上海大学朱振武和南京大学王海萌主持了第四组后现代主义小说,参加讨论的代表有扬州大学于建华(《玛迪》之形:一次关于小说的冒险),欧容(《玻璃山》对美国梦的戏仿和解构),上海交通大学林玉珍(《迷失在游乐宫》的自我反映手段分析),华南师范大学游南醇(语言游戏:建构虚幻现实——谈黑色幽默小说的后现代语言特点)。四川教育学院曾令富主持了"族裔文学"专题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山东大学李保杰(拉尔夫?艾里森的布鲁斯),哈尔滨工程大学王丽丽(通往地平线的路——《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主人公珍妮的视觉),北京语言大学胡俊(黑人女性艰难的自由之路——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

 

浙江财经学院章汝雯和上海交通大学施旻主持了第五组的讨论,发言者有湖南科技大学凌建娥(译介·批评·方向——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敏(《欲望号街车》和《美梦重圆》的人物性别身份及其舞台表现形式),南开大学林斌(权力关系的性别隐喻——《金眼睛里的映像》中哥特意象的后现代解读),黄川(富兰克林的男权意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玉括(身体作为抗拒策略——评莫里森《秀拉》中的女性形象),章汝雯(《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北京师范大学褚蓓娟(《第22条军规》的性别立场),施旻(“女性主义研究的困惑与转机”),北京语言大学沈建青(“黑色的火焰,带刺的玫瑰——谈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丁杨(“布雷德拉夫夫人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

 

18日晚上,与会代表欣赏了上海戏剧学院师生演出的精彩的后现代版莎士比亚戏剧。

 

19日上午继续进行大会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和南京大学朱刚共同主持第一阶段发言。聂珍钊教授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指出黑人伦理观具有双重性:到美国后形成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非洲形成的集体无意识价值观念。北京大学韩敏中教授将麦尔维尔的《贝尼托·塞莱诺》与其原型德拉诺的《航海记》进行比较,并对当下一味政治化的过度阐释现象提出了批评。张冲教授指出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如怎样界定美国华裔文学,华裔文学批评是否自我边缘化,以及华裔文学和正统美国文学的关系如何。孙宏教授探讨了美国同性恋文学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交流问题,指出同性恋文学的发展空间仍然有待拓展。张在新教授讨论了意识形态的筛选性,即意识形态既反映现实又塑造现实

 

第二阶段大会发言由吴冰教授和陆建德研究员主持。程锡麟教授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阐述了1985—200520年间美国文学研究的走向。朱振武教授对丹·布朗小说短期内取得的成功作了分析,指出其原因是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重新梳理,对人们内心焦虑的形象传递以及融雅入俗的审美营构。胡全生教授分析了通俗小说类型在后现代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后现代派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采用兼收并蓄的策略,留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毛信德教授认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欧洲的后现代主义有血缘关系,既是西方后现代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美国式文学在20世纪后期的产物。

 

下午的大会交流由虞建华教授和郭棲庆教授主持。姚乃强教授从到底存不存在后现代主义入手,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子虚乌有,并指出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意义。徐静阐释了田纳西·威廉姆斯剧作中同性恋主题的曲折表达。俞建村老师从分析18日晚上演的后现代版莎士比亚戏剧的后现代性入手,阐释了当代美国戏剧中的后现代现象。李锋用弗洛伊德的焦虑观对索尔·贝娄的《雨王汉德森》进行了新的解读。王玉括通过分析莫里森《秀拉》中三位女性人物,对传统母亲形象及传统黑人女性形象提出质疑。

 

随后,在虞建华教授和郭棲庆教授共同主持下,大会举行了闭幕式。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金莉向大会致闭幕辞,祝贺大会圆满闭幕。本届专题研讨会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得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世界文学》编辑部等单位的支持。大会全体与会者对承办单位和资助单位、大会的服务人员、以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四届专题研讨会

论文摘要汇编

(2005617日至20)

 

从《卢布林的魔术师》看辛格创作的男性立场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卢布林的魔术师》中,模式化的男性忏悔者形象认同于小说背弃回归的主题模式,因而得到了肯定。与此相比照,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成为男性话语任意言说的对象,被扭曲为丑与恶的符码。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透视辛格小说创作中的男性立场,进而管窥这种男性态度背后蕴涵的犹太文化传统。

 

后现代进程中美国小说的胶片化与电影的文本化趋势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 蔡京红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它们共同的主题是围绕着今天这个世界,人们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在后现代时代,商业利益充斥着美国这个最发达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某种虚伪的掩饰,小说家有意识地表达这个世界的虚假和虚拟,而电影人则以戏剧与人生来体现存在和存在的价值。拼贴画、碎片、蒙太奇、滑稽模仿、互文性都是适宜表现这些主题的艺术手法,小说是先于电影而使用了这些后现代主义文学方式,这些艺术手法的在小说中的应用又给人以真切地电影效果。

 

美国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动向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程锡麟

 

本文将对19842004年间英美美国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动向做一简要的回顾,同时也略微提及我国美国文学界研究的情况。全文分为四个方面:一、传统领域和经典作家研究的复兴;二、种族、阶级、和性属问题成为美国文学研究关注的热点;三、重建美国文学史的成果;四、走向复数的美国文学研究。本文指出,不少批评家运用新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经典作家和作品进行了新的阐释。批评家批判了DWM (Dead White Man) 作家长期以来占据了美国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状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和妇女文学崛起,从边缘进入了主流。不少学者提出了重写美国文学史的问题,出现了一批针对文学史理论和研究方面的著作。随之,一批美国文学史(断代史和通史)出版。最新的动向是,有学者批评近年来的文学史尽管突出了美国文学文化的多元和异质性,但是它们只是内在于美国的(intraAmerican)研究,忽视了跨国或者全球性文学间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只关注单一的英语文学,从而排斥了其他语种的美国文学。他们主张跨越民族和语言边界的美国文学研究。

 

《第22条军规》的性别立场

北京师范大学 褚蓓娟

 

美国后现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第22条军规》可谓众所周知,他用22条军规象征了一种具有超自然的能操纵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他的黑色幽默的创作风格也很快风靡美国60年代。然而小说中明显的性别歧视似乎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小说描述了女性无论作为何种社会角色(妓女、护士、妻子),都没有自己的声音和思想、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男性的生存空间是广阔的外部世界,女性的生存空间只是男性世界。小说站在男性主义立场,有意遮蔽女性作为独立的的社会性别特征,过分书写女性=性的自然性别特征,肯定男性对软弱、顺从和十分愚蠢的女性的控制,隐含了女性不具有和男性一样作为平等的的身份,最终只不过是供男性娱乐的性商品而已。

 

异化自我的人生悲剧

——《最蓝的眼睛》中布雷德拉夫夫人的后现代心理浅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  

 

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小说《最蓝的眼睛》塑造了布雷德拉夫夫人的人生悲剧。这个有着多重边缘身份的黑人女性在心理上始终滞留在幼儿的镜像阶段无法超越,造成了其人格的异化和分裂。本文试图从其原始的缺失入手,依托心理分析大师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其建构自我的矛盾,其侵略性和其无意识的语言结构进行阐析,力图诠释布雷德拉夫夫人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

 

阴谋·喻象·过度阐释

——在后殖民语境中读麦尔维尔的《贝尼托·塞莱诺》。

北京大学英语学院 韩敏中

 

1928年,有研究者发现麦尔维尔描写一艘贩奴船上的黑奴起义的作品《贝尼托·塞莱诺》(“Benito Cereno”)几乎原封不动地取材自1817年出版的美国船长德拉诺的《航海记》。长期以来,有关黑人起义领袖巴波与麦尔维尔的邪恶主题的关联曾引起不同的看法,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作品在批评越来越政治化的语境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认识越来越趋同。我拟将麦的小说与德拉诺的纪实的原型做比较,并援引另一素材,说明麦依照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传记对原型进行改造时,起义的黑人形象发生了曲变,他们已经成为控制退位的皇帝的多明我派黑修士,善于阴谋的耶稣会会士;这部作品与他在1850年代的主要关怀是一致的。在论述过程中,也对一味政治化气氛中的过度阐释现象提出批评。

 

黑人女性艰难的自由之路

——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胡俊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秀拉》是她第二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刻画了一个独立坚强、勇敢追求个人自由的黑人妇女,这样的黑人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六十年代后期蓬勃兴起的黑人权利运动和女权主义思潮对莫里森的影响,只是生为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更为关注的是黑人女性的命运。可这样一个执着于实现个人梦想的女性却在风华正茂时孤独地死去,在叹息之余读者也不禁思忖秀拉早逝的人生所带来的启迪。《秀拉》一书通过聚焦于美国社会边缘群体中的弱势份子黑人女性,让我们领会到了黑人女性通往自由的艰难之路。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构主义解读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胡晓华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爵士时代价值观念的批判主要基于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二元对立,即过去/现在、天真/堕落、西部<, /SPAN>/东部。然而,经过对小说的解构式阅读,可以清楚地看到,文本在这些对立上所存在的矛盾和差异,暴露出作者对他所抨击的对象既厌恶又迷恋的矛盾态度,从而削弱了小说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

 

一种后现代转折

——评山姆·谢泼德的家庭剧

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姜萌萌

 

山姆·谢泼德的家庭剧是其创作最高峰的标志。他将现实主义、超级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多元元素进行混合、杂糅,实现了其后现代戏剧创作的一种转折。

 

《红字》的文化和政治批评

——兼谈文化批评的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金衡山

 

霍桑的《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介绍不同时期对这篇作品的三篇评论(外加一部同名电影),一方面帮助我们获得对这篇小说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了解并探索文化批评的模式,同时也对文化批评的本质作进一步思考。

 

拉尔夫艾里森的布鲁斯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保杰 苏永刚

 

《无形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生前发表的唯一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没有采用传统黑人抗议小说的风格,曾引发极大的争议。本文旨在以音乐(特别是布鲁斯)为媒介,探讨黑人文化传统对黑人自我追寻的重要性。

 

对《雨王汉德森》的心理分析解读

——兼论美国中产阶级社会心理危机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锋

 

美国现代作家贝娄笔下的汉德森是一个倍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本文拟通过弗洛伊德理论,尤其是他有关焦虑的理念,对主人公的痛苦进行系统性的精神分析,以期对这部争议颇多的小说的主题构想获取更为深入的认识,并进一步把握产生这部作品的时代特点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危机。

 

权力关系的性别隐喻

——《金眼睛里的映像》中哥特意象的后现代解读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林斌

 

本文将麦卡勒斯的哥特小说代表作《金眼睛里的映像》置于后现代的语境之中加以考察,尝试对其哥特意象作出一种后现代解读,以期揭示麦卡勒斯所构建的怪诞镜城的恐怖感之源。可以说,作品中军营构成的哥特式象征空间不仅是美国南方现实社会的一个怪诞缩影,而且为等级社会中权力关系提供了一个性别隐喻,而主流意识形态中的这种性别两分观念正是美国文化中暴力成分的主要根源之一。

 

《迷失在游乐宫》的自我反映手段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林玉珍

 

约翰·巴思在其短篇小说《迷失在游乐宫》中通过隐喻、夹叙夹议、意识流、情节编排以及刻意混淆作者/叙述者等手法详细刻画了主人公在迷失时的所思所虑,这些思虑不是简单的胡思乱想,更是作家对小说写作本质的探索与思考。这些手法凸现了该小说作为元小说的一个最明显特征:自我反映性。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作者/叙述者自我意识,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shbery诗歌与新的文学主体性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凌海衡

 

随着后结构主义诗学的强势发展,主体的死亡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但本论文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因为长大成熟而放弃主体概念,相反,它们创造了全新的、未曾得到探索的主体概念,这种主体性当然与笛卡儿哲学的主体性不同,与通常所说的经验主体不同,它是在诗歌语言中根据其自身法则和条件而得到生发与播撒的,因此它构成了一个它自己的领域。本论文试图通过解读美国当代著名诗人John Ashbery的若干诗作,旁及早前现代主义的一些诗歌以及中国当代诗人如欧阳江河等人的诗歌,深入探讨当代诗歌语言产生文学主体性的能力。


译介·批评·方向

——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凌建娥

 

西方妇女戏剧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约十年后,以美国妇女戏剧为代表的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拉开序幕。从介绍性报道,剧作翻译,演出,到学术批评与交流,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的课题累积了一定的基础,本文着重梳理了这二十余年相关的研究成果,试图为中西妇女戏剧更宽广更有效的交流做些铺垫工作。在文化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的今天,中西方妇女戏剧可望为了共同的繁荣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和对话。

 

为嘉莉说句话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卢秋平

 

对于德莱塞的作品《嘉莉妹妹》一书中的女主人公嘉莉的评价,很多都是指责,有的甚至是全盘否定她,笔者认为对某一作家的某一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评论时必须注重作品本身的内容和作者本人的态度,并且要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样的评价才是客观合理的。本文就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指出对嘉莉的评价的不公正道理之所在,肯定她所具备的优点,主张给予她一个合理的评价。

 

对华裔美国文学、东方主义和文学经典重构的再思考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 陆薇

 

本文讨论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给两个学术热点问题带来的启示:一对东方主义再认识的启示;二对美国主流文学史的改写以及对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构的启示。对华裔美国文学一些作品中东方主义倾向的批判并不应该是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阅读少数族裔文学的唯一收获。仅仅局限于这样的认识就会使问题片面化、静态化。本文作者从霍米·巴巴带有后结构主义色彩的后殖民理论中认识到,殖民/被殖民、主流文化/边缘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而且是互动的。被压迫者总是能在殖民主义或种族主义的压迫中找到各种另类的抵抗方式,因此,无论这些压迫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不是权利的单向运作。本文倡导的是一种渗透中的解构与重构的抵抗策略。此外,对于华裔美国作家和后殖民理论家们受到的关于出身、文化代表性、身份、跨界经历、占有双重世界的优势等指责,本文作者认为它们实际上都来自于现代性对本真的追求——这实际上是一种对海市蜃楼般的幻象的追求。本文将联系华裔美国文学的创作实践与后殖民理论家的处境对上述问题重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本文的第二个观点是,少数族裔文学的繁荣发展已经形成了对美国文学史的改写和对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构,这种改写与重构既来自于作家们对西方的和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和经典在有机结合基础上的继承,又来自于作家们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为不同的目的对这些文学、文化传统的挪用与改写,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文化创新。对经典不断地解构与重构是文学经典永远保持文化再生力所一定要经历的环节,也是新的文学经典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

 

美国文学传统与后现代主义小说

浙江工业大学 毛信德

 

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美国20世纪文学中繁荣了数十年之久,它与欧洲的后现代主义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后者对前者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又植根于美国文学传统,前者虽然带有明显的反叛意识和后现代色彩,但它与这个国家固有的文学传统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因此,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既是西方后现代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美国式文学在20世纪后期的产物。

 

《玻璃山》新解

浙江万里学院 欧荣

 

国内外评论家对美国公认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玻璃山》的解读大多从解构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该文本是具有强烈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代表作,是对文学传统的戏仿和嘲讽。他们大多从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入手解读该文本,而较少关注作品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批判。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该文本不是对传统童话文本模式的解构,而是对美国主流社会中存在的美国梦美国神话的戏仿、解构和批判。

 

从路尽头到游乐宫

——析约翰·巴思的早期创作与主题流变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尚晓进

 

《漂浮的歌剧》和《大路尽头》为约翰·巴思两部早期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作品以虚无主义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哲学思考,本文在阐释两部小说主题的同时,着重探寻文本中暗中指向巴思艺术转向的兴趣点,力图勾勒作家主题流变的轨迹,明确作家如何从哲学思考转入对写作和艺术自身的探讨。

 

性别·种族·空间

——莫德·玛莎的内在空间拓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申昌英

 

空间并非预先存在,也并非中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既是上层建筑中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现,又是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社会文化上性别的二元对立思维导致社会空间的等级分配,即社会空间一分为二,公共的、生产的、支配性的空间属于男性,而私人的、再生产的、从属性的空间则属于女性。女权地理学研究就正是要考察、揭示和质疑性别对立和空间分配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实际上互为构成,都并非天然形成。

 

本文将以女权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从空间的角度解读当代黑人女诗人格温德琳·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的自传体小说«莫德·玛莎»Maud Martha),重点分析女主人公的内在空间拓展策略。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尽管女主人公莫德·玛莎的身份和地位由她那狭小的家这一代表性空间决定,但她还是设法创造了一个象蒲公英一样可扩散、可拓展的内在空间,从而在象征意义上和她所受的种族、性别歧视以及阶级压迫所抗衡。这也反映出城市黑人妇女若想改变身份或者调整社会关系,那就必须运用各种策略重构自己已有的城市空间。

 

黑色的火焰,带刺的玫瑰

——谈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北京语言大学英语教育中心 沈建青 阚新韵

 

本文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为议题,在追溯其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成果和特点,考察它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探讨它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笔者认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宛如带刺的玫瑰,它自诞生起,就具有挑战权威和消解中心的特点;它也像黑色的火焰,震撼和冲击着包括女性主义在内的整个文学批评领域,鼓舞和激励着美国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运动和研究。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对当今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将种族和阶级的概念纳入女性主义批评,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有没有将性别问题绝对化、片面化?

 

女性主义研究的困惑与转机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施旻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嬗变后已面目不清,加上阐释者的种种误解与有意歪曲,更加剧了这种困境。本文在探讨了女性主义所遭遇的种种困惑之后,指出女性主义研究借助一些新方法和新视角的必要性,以超越眼前的诸多纷争,走向一种不带偏见的女权精神或女性文化。我们看到女性的边缘状态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暗合了后殖民主义所探讨的少数族裔的生存状况,因此两者的重叠与交叉研究,是突出重围的一种重要方略。

 

《老谋深算》:一部生态小说和成长小说

南京财经大学外语系 孙冬

 

《老谋深算》是当代美国著名女作家安妮·普鲁克斯2002年发表的小说,其主题是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与美国西部原生的生态环境以及宁静的自给自足的地方特色之间的冲突。作者在小说中虽则记录了美国西部自然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消亡的过程,确信工业化和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但饱含忧患的同时又不乏希望。她指出人类和自然存在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人类或许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更优越、更可行的,与自然界其它元素亲善谐和的理想的生存方式。小说不仅仅是一部生态寓言,同时也是一个成长小说,主人公鲍勃在追溯得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州长条地开拓史的同时也书写着个人的成长史。从隐瞒、欺骗当地人到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和他们相认同,鲍勃最终获得了精神上的顿悟和洗礼。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中掺杂着浓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其明晰的主线和后现代粘贴画一样的庞杂的次要情节并置,加上光怪陆离的人物肖像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复杂多元的,集思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为一身的文本。

 

从《城市与柱石》到《红果丛林》

——美国文学中身体政治的演进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孙宏

 

在美国同性恋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艾尔弗雷德·金西两部专著《人类男性的性行为》和《人类女性的性行为》的问世和石墙酒吧造反事件的爆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西的研究披露了美国人口中具有同性恋经历者的范围相当大,与此同时,戈尔·维达尔的小说《城市与柱石》等同性恋作品纷纷发表。然而在冷战意识形态的高压之下,美国同性恋文学仍长期处于隐秘当中,直到1969年在纽约市的石墙酒吧爆发那场骚乱之后,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出现,才形成了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文学这一领域,引发了丽塔··布朗的《红果丛林》等直言不讳的同性恋文学作品。但美国同性恋文学至今仍然备受敌视,从未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它的所谓公开也只是达到半公开的程度而已。

 

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成因探源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孙敏

 

奥尼尔是具有强烈的悲患意识的美国现代悲剧的奠基人。他以哲人的敏锐在人类思想的苍穹中俯视苍生,关注人类生存的尴尬和苦难处境,以尊重一切生命的同情心及博大的宽容胸怀,倾心诉说着人类精神的荒芜和个体生命灵魂的迷失,慨叹人性自由正不断远离人类精神家园并为此发出担忧的呐喊。悲剧作家由于受到所处时代哲学思想、文化思潮及文化语境的影响,使他们的的悲剧意识无形中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奥尼尔的悲剧继承了从古希腊到莎士比亚悲剧的伟大传统,同时汲取了西方现代哲学、现代心理学的精神营养,同时他的悲剧又植根于信仰迷失的到处充斥着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另外,奥尼尔个人及家庭悲剧对其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影响,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浸润、融合及个人家庭的影响共同奠定了奥尼尔悲剧意识的成因基础。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现当代美国文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 田俊武

 

十九世纪末产生的电影对美国的现、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作家们的创作或隐或显地呈现出一种电影化的想象。以威廉斯和斯坦贝克为代表的两派作家,虽都有过好莱坞情结和经历,但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电影化特征。研究两位作家的好莱坞经历和文学创作,对于揭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后工业化时代美国弱势文学群体的崛起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田亚曼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兴起反主流文化思潮,一大批实验主义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其文学主题苍白无力。而游离于白人主流文学边缘的黑人美国文学却呈上升势头并迅速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随后另一支弱势文学群体华裔美国作家也异军突起。两支弱势文学群体以追寻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寻根意识,探索移民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实现自我价值等鲜明的文学主题引起美国文学界及普通读者的极大关注,并在美国文学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拟探讨两支弱势文学群体崛起的背景,过程及崛起原因。

 

文学的意义:从霍桑、马克·吐温和索尔·贝娄

看美国文学传统给我们的启示

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童燕萍

 

由于解构主义的影响,人们常常以多元化、不确定性来描述后现代时期的美国文学,然而如果回顾美国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作品,我们又会对多元化、不确定性等概念产生进一步的认识。本文试图分析霍桑的短篇小说“My Kinsman, Major Molineux”,马克·吐温的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chapter 33,和索尔·贝娄的Seize the Day的结尾的相似性,从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的作家中看到他们反复再现的情境——一种神秘而深不可测、触动我们心灵的东西。对人的内心的反省和再现,是文学区别于其它人文学科的明显特点,也是美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在多元化的名义下,文学的本质性的意义受到了颠覆;在不确定性的名义下,长期以来文学所追求的理想表现真实,遭到了嘲弄;在文学虚构性的名义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家的存在受到了怀疑。如果我们从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眼光来看美国文学,不论是浪漫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还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经典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它的思想意义是密不可分的,而它的意义的不确定性是相对的。因此,关注文学作品德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阐释应该是我们在阅读中面临的选择。

 

无言之苦:狄第恩《顺其自然》中的沉默与意义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海萌

 

·狄第恩的小说《顺其自然》探讨了一个重要的后现代命题——虚空。小说的语言简洁、大量留白,与它的主题相互呼应。故事背景是六十年代的好莱坞、拉斯维加斯与疯人院。虚幻之都好莱坞代表着真实感的消亡、时间的停滞。由于现实与电影的模糊化,女主人公玛丽娅把谈话变成掩饰自我的手段,而真正的虚空却耽于沉默。在拉斯维加斯,她发现生命只是一场赌博。在精神病院,玛丽娅终于面对生命中的麻木状态。海明威等现代派小说家曾提出虚空的问题,却仍然承认它的存在意义。而在《顺其自然》中,虚空是对任何价值判断的消解,是对意义的放弃,是对生命选择的背离。作为后现代小说,《顺其自然》中的沉默意义正是表现了后存在主义式的麻木与随波逐流。

 

评斯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新作《尘世间的莎士比亚》

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 王丽莉

 

美国新历史主义批评学派创始人斯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新作《尘世间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如何成为最伟大的剧作家》可读性强,被《纽约时报》评为2004年十佳图书。作者以认真的态度、通俗的写作手法、大量的历史材料和启发性的文本分析,勾画出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和莎士比亚生活环境的生动画面。但该书是事实还是虚构,是批评还是历史?显然传记和小说的界限已经变得十分模糊。作者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新发现,完全是基于推测和想象,缺乏确切的事实和证据,尤其是对莎士比亚本人的把握。争论的焦点是文学理论是否应当介入历史传记写作,背后则是西方学界两种不同历史观的激烈争论,远远超出史学的范畴,横跨历史和文学两个领域的一些学科。

 

通往地平线的路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主人公珍妮的视觉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王丽丽 于丽艳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伟大的小说家,民俗家,人文学家。她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作家。《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是她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她创造了一个在白人及男性统治社会中寻求自我身份的黑人女性。这部小说中充满了象征和映像。本文旨在分析这些象征以阐示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如何运用他们来阐明主人公珍妮摆脱男性和白人的压迫。

 

身体作为抗拒策略

——评莫里森《秀拉》中的女性形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 王玉括

 

本文通过分析莫里森《秀拉》中三位女性人物伊娃、汉纳与秀拉对传统母亲形象及传统黑人女性形象的质疑与抗拒,强调黑人女性的个体经验与个体性意识,突出身体的社会、种族特征,分析身体抗拒的积极意义,同时指出它所体现的精神资源匮乏的局限与危害。

 

理解华裔美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吴冰

 

华裔美国作家创作的是虚构文学作品,因此不能把他们的作品当作真实的历史或社会现状来读。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但已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而是华裔美国作家的再创造。华裔美国作家创作时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状况,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关系以及当时的国际风云变化对作家的处境和他们的作品在美国出版发行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家为了出版,往往要做妥协。亚/华裔美国文学值得关注,不仅因为它(们)是美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他们本身的文学价值外,还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华裔美国文学涉及面非常广,在讲述主人公的遭遇,他们的成功或失败的同时,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美国对华政策等诸多背景知识。对有心的中国读者来说,华裔美国文学可以作为反思文学来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海外华人的影响,其中哪些有助于或有碍于他们成功,这些反过来会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认识,对于我们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有启迪作用。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还短,它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相信随着中国的强大,世界对中国的重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的增长,它也会有不少的变化,取得更大的进展。同时读者对华裔作家的评论也会更趋成熟。

 

美国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的处境写照:

解读《白噪音》

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 谢满兰

 

《白噪音》是德里罗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揭示了美国社会以唯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等为核心,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的弊病,尤其是大众文化对传统家庭,爱情等的破坏和控制并描绘了以大学教授杰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从尴尬到沉沦于虚荣和浪费的消费中,再到经历死亡的焦虑,最后到暴力反抗的心路历程。短暂而虚伪的消费主义快感和无孔不入的商品技术压抑,使得美国知识分子对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可谓是有爱,有恨,又有无可奈何。德里罗对他们的处境描写既诙谐,又具有悲剧性。可以说,《白噪音》就是后现代社会中的美国知识分子的生动写照。

 

男性身份·权力·暴力:

田纳西·威廉姆斯主要剧作中暴力的男人

北京邮电大学徐静

 

田纳西·威廉姆斯一生都在探寻男性身份、权力和暴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大爹、波斯·渥沦、波斯·芬里和斯坦尼·渥伦斯基等一系列人物,展示威廉姆斯对男性身份与霸权的关系的探讨 接着讨论威廉姆斯笔下的这些暴力的、处于社会主流的男人们在两性关系中对女人的压迫。传统的父权制度期望男人们在两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预先设置了他们压迫者和统治者的地位。本文指出: 由于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期待男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压迫者和统治者,在男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开始就有着暴力的暗示。为了在两性关系中占据上风,一些男人甚至不惜采用性暴力,比如斯坦尼对白兰奇的强暴。

 

美国老年诗人近作中体现的返朴归真倾向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徐文博

 

阅读一些美国老年诗人最近的诗作,从中似乎可发现某种返朴归真的趋势,或在一定程度上向现实主义的回归。中青年时期比较明显地具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人,如John Ashbery,  Robert Bly,  A.R.Ammons,  Richard Wilbur 以及 M.S. Merwin 等人在二十一世纪发表的一些诗作显得比较直白易懂,结构亦相对顺畅,感情流露亦近乎自然;很难与他们以往的现代主义、甚或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在风格上找到较多共同点。这种现象似乎在向读者宣示:当人生接近终点的时候,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艺术审美的情趣上,诗人更为趋同自然结构,而不屑再做与自然秩序不协调的解构了。

 

美国华裔文化与华裔文化身份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徐颖果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关系到如何界定异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问题。 在美国的语境中, 华裔所指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美国华裔文化, 并非我们所认识的中国文化, 其间的差异被想当然地忽略了。正因为此,美国华裔作家所声称的身份认同往往与中国读者所认为的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作者认为,讨论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首先要确定美国华裔作者所指的中国文化的内涵,以及其间的差异所具有的意义。为此, 本文提出美国华裔文化的概念。

 

后现代文化焦虑

——论《爱的痛苦》的艺术风格

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薛玉凤

 

在《爱的痛苦》中,雷祖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反映后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通货膨胀现象:丑陋变形的世界、无处不在的错位感、支离破碎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爱的痛苦和人类无限的失意与焦虑。雷祖威对后现代文化的深刻反思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超越了族裔文学的藩篱,扩大了华裔文学的叙事空间与内涵。

 

拒绝文化误读”——汤亭亭的选择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杨春

 

汤亭亭作为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不仅屡获美国文学批评界的奖项,而且在市场上畅销一时。某些美国评论家对她作品的解读其实是一种文化误读。首先是刻板印象式的误读。白人评论家头脑中的错误标准”——对少数族裔及其文学创作的刻板印象,导致了他们对汤亭亭作品的错误的解读。美国评论家的第二种误读,可以称之为对华裔美国作家(美国人)身份的误读。华裔美国人的历史就是一场争取被承认为美国人的斗争。为了得到公正的对待,为了取得和其他少数族裔一样的合法公民身份,在美华裔进行了顽强的奋争。美国评论家的第三种误读,就是以一种观看他者的眼光来对待这些作品。在他们眼中,所有的亚洲人也许都是一个样,只需弄清他们不是西方人就行了。文化误读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或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的共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汤亭亭对文化误读的抗议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语言游戏:建构虚幻现实

——谈黑色幽默小说的后现代语言特点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游南醇

 

本文探讨了黑色幽默小说所采用的否定的语言、意义缺失的语言、不确定的语言、欺骗性的语言等语言游戏及其娱乐、互动、关注文本、揭示等作用,指出语言游戏是黑色幽默小说所呈现的后现代语言特点,它们建构了一个虚幻的现实,一个读者可以自由诠释的现实。

 

是子虚乌有,还是有名有实

——从两本美国文学史看后现代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姚乃强

 

后现代主义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困惑的问题。后现代一词人言人殊,不易把握其确切的含义。有的学者对它存在本身持怀疑态度,甚至言之凿凿,说它是子虚乌有,吁请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应当用现代主义来定位20世纪英美主流文学的最显著特征,而非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两个词将同一种文学现象断为两截。……”

本文将通过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两部文学史对20世纪后期美国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如何看待后现代这个问题。

文学术语的界定不易,作出确切的定义更不易。术语从其诞生到流行再到被广泛接受和认同,有一个过程,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演释,不断修正,充实,完善,永无止境。上述两部文学史出版的时间相隔仅数年,但是对于后现代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者讳莫如深,没有专章论述,而后者直言不讳,辟出四章详述。文章究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两者的主要特征,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研究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普林斯敦大学康乃尔·威斯特说的好:使用后现代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个人如何思考哪些东西在现时值得保留,哪些需要改变。一个人对后现代文化的定性反映了作为批评家的他所怀有的忧虑、沮丧、信仰和憧憬。简言之,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在后现代文化的观念上经受考验。

 

《玛迪》之形:一次关于小说的冒险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于建华

 

《玛迪》的前后两部分构成了摹实与虚构、独白与对话、转喻与隐喻、单价文本与互文共生等多重二元对立。长期以来,它一直因其文体的芜杂而被许多评论家讥讽为小说中的异类。其实,麦尔维尔刻意用这种方法对小说的表现形式进行探索和实验。准确地说,《玛迪》不是关于冒险的小说,而是关于小说的冒险。因此,这部小说有其特殊的研究价值。

 

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理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 于闽梅

 

后现代化语境下的美国文学与文学理论,由于处在文化政治、身份政治与文化消费主义、第二媒介时代,已经告别了单纯从读者决定论或作品决定论出发来看待文学艺术作品的传统倾向,在这样的进程中,文学意义的确应该是作者、作品和读者进行多维对话的产物,必然有其政治、文化等多重维度。本文着重论述美国文学批评中的三种形态。美国文学理论的思想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处于文字时代与图像时代之间,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应对全球化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有效资源。

 

写给父亲们的书

——试谈《骨》中的父亲形象

北京语言大学 于晓霞

 

本文将对伍慧明小说《骨》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分析,说明小说对于华裔美国父亲形象的重塑。伍慧明通过对一家三代以纸为纽带的男性形象的塑造,写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认同情况,也表达了对他们的爱和由衷的敬佩。

 

当代美国文学两条平行发展路线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虞建华

 

美国文学中,后现代主义已经受到相当长时间的关注。在进入了21世纪以后,后现代主义是否仍有市场?是否有可能被其他文学形式取而代之?本论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粗略的,前瞻性的探讨,或曰推测。在对当代美国文坛比较活跃的作家和诗人进行归类和分析后,笔者认为,反现实主义的文学表达目前依然活跃,以约翰·阿什伯里、罗伯特·库弗和唐·德里罗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作家和诗人,仍然吸引着众多学者和批评家的目光。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回归的明显迹象。近些年来,汤姆·沃尔夫、路易丝·厄德里奇和欧内斯特·盖恩斯等作家,在作品中强调反映社会现实,以写实对抗非写实文学,反对表现,反对虚化,反对试验。笔者认为,这两种文学主张和表达模式,在21世纪初期形成了对峙,并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保持平行发展的态势。

 

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

四川教育学院外语系 曾令富

 

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社会种族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重新抬头密切相关,也有赖于民权运动这样的政治氛围,而它获得承认和广泛接受,则离不开坚持多元文化观的学者们的努力和文学研究自身的一系列发展。

 

性别身份与舞台表现

——从《欲望号街车》到《美梦重圆》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敏

 

本文通过对美国40年代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和90年代贝特·波尼等人对该剧的重写剧作《美梦重圆》的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两剧的人物性别身份及其舞台表现形式的不同,《欲望号街车》中的塑性戏剧和《美梦重圆》中的穿异性服装,同性恋角色扮演等同性恋舞台表现不仅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而且渗透了剧作家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

 

幽灵批评之洞察:重读坡

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张琼

 

文章介绍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西方发展起来的幽灵批评视角,阐述了它对文本的一些独特诠释功能,并以此对爱伦·坡的创作进行分析。文章从幽灵批评的角度揭示了文本所体现的隐秘的内心之魔和洞穴作用,以及作品的幽灵因素在读者解读过程中的影响。文章还对这种批评视角的当下意义进行了探讨。

 

Searching for the New “ism”: Forms, Issues, and Trends in PostPostmodernism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大学 张爱萍

 

In late 1990s, many American critics declared that Postmodernism ran out of its steam in late 1980s and met its end in mid1990s. Such a claim did not create a big stir among writers as they always had a disdainful suspicion about critics’ claims, intentions, and capabilities, but it certainly shocked many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on college campuses.

In the last decade, critics and writers alike have been searching for a new “ism” that can guide American literature out of the shadow of postmodernism and sets it on a new course toward greater prosperity and diversity in the new millennium. However, the search seems to have raised more questions than offered answers. By tracing backing the “terms” and “features” of American postmodernism, this presentation intends to explore two issues. First, I will examine the forms, issues, and trend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and try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Is postmodernism really dead in America? If yes, what/who is leading the way for contemporary fiction? Second, I will show radicals, especially tenured radicals, in academe have turned English departments into ideological hothouses for the growth and revolution of literary theory, how the dynamic but often hostile encounters between writers, critics, and English professors have shaped and affected the theory, practice, and teaching of postmodernism in America, and how we critics/teachers can make American postmodernist and postpostmodernist writings more accessible and enjoyable in Chinese classrooms.

 

Selectivity of Ideology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张在新

 

Art and literature as forms of ideology, for Karl Marx, have social roots in history. This Marxist historical determinism perhaps reaches its best elaboration in the three Jamesonian political or ideological horizons of what Fredric Jameson calls a “Marxist method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poetics or the political interest behind art.

The idea of ideological selectivity implies filteringout, screeningout, or castingoff of what ideology cannot/does not include because of specific purposes and interests of social groups or classes. Then what is the element that has been discarded by ideology in its practice of selection? On the one hand, it indicates “lack” in the inclusive power of id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it leaves room for representations of real conditions of existence, which ideology does not constitute.

This selectivity of ideology, rather than its allencompassing power, can be traced within discourses of poststructuralist theories. The present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ideological selection by looking at the role of the historian as the author of historiography, dynamic reading processes of selection and exclusion, the unconscious of the text, and textuality as a site for “lack” in interpretation.

The present paper will use John Updike’s short story “Unstuck”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main point.

 

人性的退化 兽性的凸现

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人类争斗的动物性本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  

 

在《玻璃动物园》中,田纳西.威廉斯把动物凝固成毫无杀伤力的玻璃,让它们没有争斗、和平相处,这是他的理想社会。该剧拉开了威廉斯描写人类社会这个动物世界的序幕。从《欲望号街车》开始,人的文明特性逐渐消失,人退化得与动物无异。在充满残酷生存竞争的人类社会中,人的争斗具有明显的动物特性。本文作者分别从社会动物园、家庭动物园的角度分析了《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也分析了《去年夏天突然》和《甜蜜的青春小鸟》中原始丛林般的社会中人吃人的本质,最后指出了《鬣蜥之夜》中人如鬣蜥的生存状态和人性回归的趋势。这样,人类的动物性争斗成为贯穿威廉斯所有主要剧作的主题。

 

《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

浙江财经学院外语系 章汝雯

 

本文主要以福柯和多罗茜.史密斯的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剖析《所罗门之歌》中存在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文章认为这两种话语是互动的,指出莫里森通过这对矛盾的抗衡及其力量关系的改变,既揭示了父权社会家庭中女性压抑的心理和生活,又让读者看到黑人妇女为争取个性解放而作的种种努力,以及这些努力给妇女的生活和命运所带来的变化。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语言特色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外语系赵兴

 

女作家、诗人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因其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音乐特性而获得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解读其作品中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的指导下所体现出的独特的语言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与后现代、后现代理论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周郁蓓

 

本文旨在分析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与后现代理论、后现代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的分析,指出亚美文学批评的成就与弊病,以利于我国亚美文学研究。

 

解构与建构:论美国小说《时时刻刻》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洁

 

1999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 1998)通过拆解作者、读者、人物之间的关系,解构了小说要素间的二元对立。同时,该部小说也是对传统的男女两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然而,解构只是作者的写作策略,旨在建构起更为自由的小说文本与更为宽容的男女两性关系,是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在小说创作中的又一成功尝试。

 

艾略特早期作品的反犹倾向及其文化根源

苏州科技大学外语系 祝平

 

T.S.艾略特早期的部分诗歌、散文和通信中都有反犹指涉。其反犹倾向表现为他一方面对犹太人控制社会经济命脉的憎恨和忧虑,另一方面又把犹太人描绘为低劣龌龊的一族。究其根源,艾略特的反犹倾向即便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也是其成长于其中的美国中西部和新英格兰反犹文化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投射。

 

加里·斯奈德生态思想述略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新福

 

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在诗歌创作中强调位置感,主张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斯奈德从中国道家思想、禅宗思想以及诗人寒山的诗歌中吸取生态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思想。

 

·布朗小说的美学范式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振武

 

·布朗的小说创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与他的自身条件和勤勉笔耕密不可分,但其深层原因却主要在于作者在文本中对传统文化的颠覆性阐释,对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梳理,对当下人们内心焦虑的形象传递及其融雅入俗、雅俗同体的美学营构,这些要素满足了不同层面读者的审美诉求,激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了人们对既定的历史、对传承已久的经典文化和膜拜多年的宗教与科学的重新理解和审视。

 

 

 

编者语: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的第23期《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通讯》(CASAL Newsletter)又和大家见面了。

 

本期《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通讯》刊登了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四届专题研讨会纪要 “第四届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等内容。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不完整,错误在所难免,希望会员指正。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真诚地希望会员单位(尤其是美国文学方向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单位)及时提供美国文学教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如博、硕士生导师的增列,重要研究项目或课题,博、硕士生招生情况,博、硕士论文选题,博、硕士论文摘要,专著,教材,重要论文,学术交流,国外美国文学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等。秘书处将向其他会员单位通报这些美国文学教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衷心感谢各兄弟院校对《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通讯》的大力支持,并期待得到大家更多的关心。来信来稿请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收

 

邮编:210093

电话:(0258359324383594213

传真:(02583594737

电子信箱:casal@sohu.com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

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