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通讯

  

 

1.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纪要 …………………………………… 1

2.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名单 …………………………………… 6

3.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单位名单 ………………………………………… 8

 


 

 

 

2012102629日,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市、120余所高等院校、研究所、出版社的237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组委会共收到相关论文、摘要396篇,与会代表围绕大会的主要议题——“美国文学研究中的美学与政治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交流。

 

26日晚,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讨论了美文会领导机构换届事宜。鉴于之前刘海平会长、王守仁、杨仁敬副会长提出不再担任会长和副会长的职务,张子清、王逢振提出辞去常务理事职务,经充分酝酿,理事会推选朱刚接替刘海平担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增补杨金才为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赵文书为美文会秘书长朱振武、陈世丹、申富英、李扬、赵文书为常务理事,李公昭、李常磊为理事;同意刘海平不再担任会长,郭继德、杨仁敬、王守仁不再担任副会长,朱刚不再担任秘书长,刘海平、郭继德、杨仁敬、王逢振、张子清不再担任常务理事。理事会对离任的领导长期以来对美文会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美文会《章程》的有关规定,本次美文会领导机构换届结果将上报教育部、民政部审核备案。

 

1027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同济大学党委马锦明副书记,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海平教授、副会长盛宁教授、郭继德教授、杨仁敬教授、金莉教授、程朝翔教授、王守仁教授、张冲教授,秘书长朱刚教授及其他与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同济大学副院长李杨教授主持。马锦明副书记首先代表同济大学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会长刘海平教授代表与会人员感谢同济大学及对本届会议的大力支持。他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从1979年成立到现在历经三十余年,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在推动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通讯》(CASAL Newsletter)已出版29期,美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美国文学研究》已出版到第六辑,促进了国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2006年,美文会设立学术成果奖,由学术委员会每四年一次对美国文学研究成果进行统一评议,旨在奖励其中的高水平成果。为了支持西部高校的发展,美文会还于20107月与南京大学、美国福特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中国西部教师美国学暑期研修计划,为西部高校英语教师开设美国学系列免费课程,已成功举办4期研修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最后,刘海平教授感谢全体参会代表对美文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共同推动美国文学研究所做的贡献,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

 

开幕式后,在美文会副会长金莉教授的主持下,三位学者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山东大学盛宁教授首先回顾了审美回归批评热潮的发展路径,指出文学批评的审美转向滥觞于上世纪90年代,在当前美国文学研究语境中具备三种可能。第一是对后现代审美的深入探讨,即回到理论原点,积极开展理论探源如英国诗人休姆(T. E. Hume)的著作《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Romanticism and Classicism)早在1911年便对语言的有限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对语言精准性的关注远远早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第二个可能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美学转向。埃默里·埃利奥特(Emory Elliott)等教授已意识到风起云涌的理论热掏空了文学的人文价值,提出应当重新审视后现代多元文化下的审美问题。盛宁教授强调这种转向与从马克思到伊格尔顿、德曼的意识形态批评谱系一脉相承,政治正确导向(Political Correctness)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延续着特定的审美价值。第三是重新审视审美教育对学生人文传统继承发扬的重要性。2009年哈佛大学重新制定的本科生通识教育大纲(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将审美阐释(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纳入8门必修课程之中,标志着对上世纪80年代始于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设置的纠偏。盛宁教授希望批评家能努力做一个好的读者,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营造的美学世界中,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审美体验,这样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审美批评。同济大学李杨教授发言的题目为《南方文艺复兴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定式及政治解码》,提供了一个审美政治批评相结合的典型范例。他从南方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入手,研究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泰特(Allen Tate)、沃伦(Robert Warren)、威尔蒂(Eudora Welty)等作家群笔下宏大的南方人物肖像画卷中鲜明的政治地域特色。李扬教授认为在缤纷多彩的人物图谱中,作家作品之间清晰可辨的审美定式显示出人物形态的模式化、类型化,这主要是由于南方文艺复兴代表作家大部分出身于旧南方名门望族或书香门第,他们自小浸淫于传统政治意识形态之中,其创作审美实践无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历练的影响,因而其作品体现了审美与政治的强力融合,审美对象成为装载政治理念的表意符号。华东师范大学金衡山教授的发言积极回应了盛宁教授提出的审美批评研究范式,围绕后理论时代的政治与美学展开了精彩论述。他十分赞同盛宁教授关于回到理论原点的看法,并强调应当深入剖析理论之后这股浪潮前后理论本身的变化轨迹。他指出,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After Theory2003)在字面意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理论之后,二是追随理论。因为伊格尔顿一面历数理论尤其是所谓的文化研究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又从理论的角度透视新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特别是9·11后美国社会中右翼思想的盛行,其对理论的关注在四年后出版的《如何解读诗歌》(How to Read a Poem, 2007)一书中也再次得到了强化。金衡山教授还以新批评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的《作为结构原则的反讽》(Irony as a Principle of Structure)为例指出其中蕴含着时代的政治深意,以此阐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美学的政治化作用与政治化的美学观瞻相辅相成。他还列举了当代美国文学中具有强烈政治倾向的作家作品,如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反美阴谋》(The Plot Against America),多克托罗( E. L. Doctorow)的《大进军》 The March),厄普代克(John Updike)的《恐怖分子》(Terrorist),唐·德里罗(Don Delillo)的《坠落的人》(Falling Man)等等,强调批评家应从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出发来解读其中的政治隐喻。三位学者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就以上议题展开了富有见地的对话交流。

 

1027下午和28日上午,大会设立23个分会场进行集中小组发言讨论。围绕文学理论与批评戏剧诗歌审美与政治文学与政治、社会文学发展、研究态势少数族裔叙事女性主义伦理现代、后现代等分议题,学者们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学术交流。作为政治批评的三驾马车,种族、性别和阶级研究中的审美新视野构成了本届研讨会的一大特色,研讨内容不仅涉及对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价值评判,也涵盖了对爱默生、狄金森、菲茨杰拉尔德等一系列经典作家的审美新论以及对当代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作家作品研究的批评现状剖析。南京大学张子清教授分析了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早期的墨西哥裔美国文化运动中的杰出代表——奇卡诺诗歌(Chicano,认为诗歌中墨西哥裔美国人的历史文化身份焦虑和夹杂在英语与西班牙语之间的双语困境体现了鲜明的种族意识和平民意识。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以新历史主义与新批评之间的冲突与妥协为切入点,展开当前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理论反思。北京师范大学王丽亚教授通过研究非裔作家伊什·梅尔里德(Ishmael Reed)的新伏都Neo-Voodoo)叙事及其文化多元主义思想来探索文本阐释中的政治美学,指出文学审美研究本身必然蕴含历史文化差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岩教授从女性主义批评学中政治与美学的融合视阈出发,认为美学价值评判不能脱离政治元素,文学批评只有实现思想、情感、形式的多维统一才能真正获得审美要义。山东大学申富英教授以朱娜·巴恩斯(Djuna Barnes)的《夜林》(Night Wood)为例,探讨了多重叙事策略下的女性困境及女性美学。同济大学耿纪永副教授以美国当代生态诗人盖瑞·斯奈德(Gary Snyder)的后浪漫主义诗风为观照对象,呈现了生态危机时代诗人作为预言家的美学思考,为生态批评的审美维度提供了参照。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则联系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国学者在对外国作家展开文化研究、文体研究和具体作品研究之外,还应加强国际交流,拓展理论视角,以便提升研究的问题意识。在本届研讨会上,研究生论坛的成功举办也让人耳目一新,朱刚教授、金衡山教授、王丽亚教授分别主持了三个小组的讨论交流,对硕博士研究生的发言进行点评,从科研方法和论文撰写的角度给予具体指导,体现了大会对培养学术新兴力量的重视和关怀。

 

1027下午,在美文会副会长杨仁敬教授的主持下,大会继续围绕美国文学研究中的美学与政治这一年会主题展开讨论。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分析了唐纳德·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和弗雷德里克·巴塞尔姆(Frederic Barthelme)各自的代表作《白雪公主》(Snow White)及《皎洁明月》(Moon Deluxe),认为盛行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极简主义绘画思潮对兄弟俩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使其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勾勒出后现代美国社会的不恭画像。厦门大学张龙海教授梳理了哈罗德·布鲁姆的美学价值观,论述了布鲁姆关于经典建构的标准、文本与审美、自我阅读等理论体系,指出文学阅读是原创性与陌生性的结晶,也是文本审美功能的具体体现。南方医科大学唐伟胜教授从后经典叙事学的三个最有影响力的分支——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叙事理论和认知叙事学入手,探讨文本形式在特定语境下被读者阐释和认知的过程,提出了后经典叙事学的批评旨归与审美回归的批评浪潮在后理论语境下不期而遇的理论思考。

 

随后,美文会副会长郭继德教授主持了大会闭幕式。秘书长朱刚教授向与会代表宣读了本届会议纪要,通报了美文会会务工作。根据美文会《章程》的有关规定,本届理事会讨论了美文会领导机构换届,换届情况将上报教育部、民政部审核备案。下一届美国文学专题研讨会的承办单位代表、郑州大学刘永杰教授介绍了会议的筹备情况。最后,刘海平教授在闭幕辞中深情回顾了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走过的三十余年历程,对多年来一直与他合作共事和给予帮助的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和其他常委以及研究会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并祝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秉承继往开来、精诚协作的团结精神,共同推进我国美国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大会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名单

 

会长                

副会长                   赵一凡                  程朝翔    

                         杨金才

学术委员会主席    陆建德

秘书长            赵文书

常务理事(共33人,按姓氏拼音排列)

                  曹       陈世丹        程朝翔              

                  关合凤     郭栖庆        胡铁生        金衡山

                                   刘立辉        林元富

                         罗良功        陆建德        申富英

                                   索金梅        王丽亚

                  王守仁     肖明翰        杨金才        姚君伟

                  姚乃强     虞建华                  张跃军

                  赵文书     赵一凡                  朱新福

                  朱振武

    理事(共68人,按姓氏拼音排列)


曹  莉(清华大学)

陈世丹(中国人民大学)

程朝翔(北京大学)

程锡麟(四川大学)

方 成(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顾爱彬(译林出版社)

关合凤(河南大学)  

郭栖庆(北京外国语大学)

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

韩敏中(北京大学)

胡铁生(吉林大学)

姜  涛(哈尔滨师范大学)

蒋道超(深圳大学)

蒋洪新(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金衡山(华东师范大学)

李常磊(济南大学)

李公昭 (杭州师范学院)

李  敏(山东师范大学)

李  杨(同济大学)

李  增(东北师范大学)

林元富(福建师范大学)

刘建华(北京大学)

刘立辉(西南大学)

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永杰(郑州大学)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

罗良功(华中师范大学)  

宁一中(北京语言大学)

钱满素(中国社会科学院)

乔国强(上海外国语大学)

申富英(山东大学)

  宁(中国社会科学院)

石  坚(四川大学)

孙  宏(中国人民大学)

孙建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索金梅(南开大学)  

脱剑鸣(兰州大学)

汪义群(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  文(陕西师范大学)

王  勇(山东大学)

王光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王贵明(北京理工大学)

王丽亚 (北京师范大学)

王守仁(南京大学)  

王玉括(南京邮电大学)

卫景宜(暨南大学)

吴继珍(人民文学出版社)

吾文泉(南通大学)

肖明翰(湖南师范大学)

徐文培(黑龙江大学)

杨金才(南京大学)  

姚君伟(南京师范大学)

姚乃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虞建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袁雪生(南昌大学)

曾艳钰(湖南科技大学)

詹树魁(厦门大学)

  冲(复旦大学)

张跃军(中南大学)  

赵文书(南京大学)

赵一凡(中国社会科学院)

  刚(南京大学)  

朱炯强(浙江大学)

朱新福(苏州大学)  

朱振武(上海大学)

邹惠玲(江苏师范大学)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单位名单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交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大连英语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师范

福建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花城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侨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吉林大学

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集美大学

暨南大学

江汉大学

江南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聊城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大学

南昌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海大学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南开大学

南通大学

南阳师范学院

宁波大学

清华大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山东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天津大学

天津理工学院

同济大学

温州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盐城师范学院

扬州大学

译林出版社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工程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原工学院

(共119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