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通讯

CASAL Newsletter

No. 13 (1997)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交流论文摘要选登

 

II

 

二十世纪美国作家关于当代文明的危机意识

 

河海大学    翟士钊

 

文明抵触、怀疑、躲避直至进行理性的反思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最早明确提出不要文明的是哈克贝利·芬(马克·吐温让他的英雄使用了Sivilize一词)。他表面上是在躲避,实际上是在追寻,他所追寻的是一种和谐,是他天性中对于自由的向往。美国人对文明的怀疑和反感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工业化所带来的秩序否定了自我,否定了人的自身价值,一是对战争给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和战争本身的不可避免表示忧虑。

 

二十世纪正是以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开始的,尽管美国人引为骄傲的汽车开始代替马车而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立即就给人类上了谁也无法躲避的一课。二十年代,以海明威为代表的美国迷惘的一代统治了文坛。在一代人眼里,文明的根基动摇了,上帝死了。文学再不可能创造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开始以反传统的姿态重塑英雄形象。这个任务耗去了海明威毕生的精力,直到1954年《老人与海》问世时,一个完整的耶稣基督式的英雄圣第亚哥终于站立了起来。因此,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圣第亚哥面前的大海和鲨鱼和五十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

 

爱略特对当代文明的反思最具代表性,也最令人难解。他早期的《恋歌》已经提出了人性和文明之间冲突的问题,《荒原》则进而表现了一个人的空虚和绝望。然而,爱略特和海明威不一样,他转向了宗教,终于在《四个四重奏》里重建了一种理想的秩序。

 

《毛猿》是直接突出工业化后果问题的作品。扬克提出的归属belong)问题在工业化的社会里是不可能解决的,扬克的天地只能是那个煤炉室,那就是他的归属。然而这不可能是人的理想的归属,因为他只能使人越来越丧失人性,使人变成非人。

 

赛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塑造了一个二十实际的哈克贝利·芬,在霍尔顿的眼里,从学校到社会,一切都是假的。尽管他本人也撒谎成癖,读者还是愿意相信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愿意相信他的故事。我们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跨掉了一代的影子。他不愿意自己的妹妹长大,他自己也没有真正地长大,他叫了妓女而没有失去童贞,就说明他仍不过是略长于哈克贝利·芬的少年而已。他也不要信仰,因为信仰可能是骗人的。

 

埃利森不愿意让他的《看不见的人》成为一般的黑人抗议小说,他有意运用了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强调他的作品的艺术性。他和其他美国作家一样,要从美国社会中找问题。

 

索尔·贝娄是美国知识分子作家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奥吉·玛奇不像哈克贝利和霍尔顿,他终于长大了,但他的追寻历程更长,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审视了当代文明

 

对二战最直接的反响似乎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和《第五号屠场》。但两部作品都在更深的意义上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担忧。《第二十二条军规》实际上借战争的题材对社会表面上有序状态的无政府本质进行诘难。《第五号屠场》则对战争连绵不绝,人类已构成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最大威胁表示担心。“So it goes”表现了一种绝望的冷淡。作者对人类肆意解释自己的行为表示反感。

 

一旦人类找不到传统和时代的契合点,危机感便自然而然地产生。这说明一方面人类是何等的脆弱,何等地依赖于传统,另一方面,人类又讨厌传统,因为传统正一步步地把人类捆死。

 

挖掘评论家——肯尼迪论小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李公昭

 

美国当代作家威廉·肯尼迪以《铁草》(Ironweed, 1979)一书走红美国文坛,确立了他美国当代小说家的地位,然而他的小说评论也极有特色。在评论作家与作品的过程中,肯尼迪善于从一个小说家的角度去审视与评论家与作品的得失,因此往往能看出常人所忽视的地方,得出育种不同的结论。他的评论不但注重欧美当代名家,也注意评论名气稍逊但在肯尼迪看来却十分重要的作家,特别是注重评论拉美的小说家。他的评论精辟独到,内容丰富,语言也生动活泼,诙谐幽默,体现出一个小说家评论小说所特有的风格。作为一个小说评论家,肯尼迪值得我们去挖掘。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异化主题

 

南京大学     蒋道超

 

本文从劳动的异化,人本质的异化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三个方面探讨亚瑟·米勒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中所表现出的异化主题。过去中国学界往往因此把米勒看成是个幻灭者,悲观主义者。笔者则认为他挖掘的异化主题和塑造娄曼这样的悲剧人物正是为了表现他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鼓励人们正视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异化世界,因为主人公是个不畏恶劣环境及自身弱点,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他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虽有点苦涩,但毕竟是乐观主义的。

 

分裂·逃脱·根状思维:

 

试论《反俄狄浦斯》与《千座高原》

 

南京大学    方成

 

《反俄狄浦斯》(Anti—Oedipus, 1977; 原法文版1972)和《千座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 1987; 原法文版1980)是当代法国著名激进派哲学家吉尔斯·德勒兹(Gilles Deleuze)与菲力克斯·瓜塔列(Felix Guattari)两人合著的《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前后两卷。两卷从理论建构到例证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从发生于社会微观/宏观无意识的欲望流动透视社会与政治制度新的方法。两位作者合理地吸收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又接续尼采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并突出了发达资本主义文化、媒介和心理治疗机构对欲望的激发和压抑,从欲望的宏观和微观分析中显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与主体的生理需要和欲望的紧密关系发现了政治制度和利比多机制的微妙联系,并进一步探明了国家权力控制、驯服、疏导欲望的方向和路径。更重要的是,这前后两卷巨著提醒了人们注意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非法麻醉和呆化,所以作者重复强调反自我观念,即反对非法的麻醉和呆化,反对要求绝对中心化、权威、稳定性和驯服性的自我妄想极(paranoia),反对不能容纳他者差异的法西斯自我。《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两卷突出了政治二字,建构了语言、欲望和日常生活的政治学。

 

虚构与生活的同一

 

——论巴思的《喀迈拉》

 

北京师范大学    刘象愚

 

《喀迈拉》是巴思创作中期继《迷失在游乐场中》之后写出的又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这部作品包括三个中篇,第一篇《敦亚佐德记》戏仿《天方夜谭》,第二篇《珀耳修斯记》和第三篇《柏勒洛丰记》取材于希腊神话。文本以笔者自己的译文文本为基础,论述了巴思对古老的神话和传说采取扭曲和戏拟的手法,力图混淆虚构与生活真实的界限,从而提出一种后现代主义读解文学文本和生活文本,以及一种后现代主义讲述故事的新方式。

 

悲剧的起源

 

——奥尼尔悲剧人物命运分析

 

江西师大外国语学院   王艳芳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其作品人物催人心碎,震撼灵魂的悲剧命运令人深思。剧中的主人公总是在一种不可抗拒的悲剧命运里挣扎,无论多么柔弱,多么微不足道,多么善良,都挣脱不了命运之神的掌心,最终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推向毁灭。这一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是什么呢?早在1919年奥尼尔给亚瑟·奎安的一封信中就称自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神秘主义者人的生活背后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驱使力量。这种力量虽然神秘,但的确存在,正是它,造就了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在他的创作中,没有沿袭希腊的悲剧传统,把这种驱使力量伪装成盲目无情和变化莫测的命运之神,却强调种族遗传心理、清教环境和潜意识,尤其是俄狄浦斯情结,是这种驱使力量的核心。本篇就是奥尼尔几部有影响的作品,分析失去了信仰的现代人生活无望,遭受挫折的根源。

 

在《长日入夜行》一剧中,作家从真实而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中透视出人物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内心冲突。蒂龙一家互相折磨,爱恨交织,生活无望的家庭悲剧完全是由爱尔来人的种族遗传心理,冷漠的新英格兰环境及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所致。

 

《琼斯皇》中琼斯皇多次目睹同类人死于无助,生而无奈的情形,更加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生欲望。然而,这种欲望最后还是葬送在黑暗的森林里。黑人种族潜意识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与恐惧最终把他变成了魔鬼的祭品。

 

《卖冰的人来了》描写了一群对生活失去信心人的内心世界。他们靠幻想过日子,害怕面对现实,却总是吹嘘要在明天翻开崭新的一页。但是明天,新生活的象征始终没有降临。这群人只有靠幻想,一遍又一遍地幻想未来美好的日子。当幻想一旦消失时,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亡,只有死亡才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这一悲剧正是由时代造成的。

 

在《悲悼》中,俄狄浦斯情结把无法摆脱它的曼侬全家人推向死亡,只剩下女儿将自己幽禁在与世隔绝的房子里,回忆痛苦的过去,了却生不如死的残生。同时也是这种情结将《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全家人送上了毁灭之路。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写道:国王弥达斯询问精灵西勒诺斯:对人类来说什么是最好最妙的东西?精灵答:可怜的浮生啊,无常与苦难之子,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的布道的,那就是不要缰绳,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还有次要好的东西——立刻就死。

 

上帝死了上帝是为了怜悯世人而死的。在冰冷的地狱般的世界里,人就象行尸走肉,无处躲避,只有被动地接受生活所给予的一切。

 

神话世界的离经叛道

 

——读金斯敦小说有感

 

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沈甫根

 

本文概论玛克辛··金斯敦的文学成就,探讨作者写作手法的创新和开拓。作为华裔美国作家,金斯敦通晓中英文两中语言,继承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她在文学创作中如鱼得水,激发了她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她革新小说,创造小说新模式的灵感,因而她的作品得到美国读者的青睐和文论家的兴趣和好评,在文学市场和学术研究方面均获得触目成就。评论届一致公认金斯敦为华裔美术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章着重探讨金斯敦的艺术创新手法,强调指出,金氏的重大突破在于使尽人皆知的中国的传说、神话、典故焕发了新生命。作者大胆地借鉴并改编东西方文化传统,比喻精当,意味深长,匠心独具,是极富有创意的背离或转化。西方读者误读,误解金氏作品,其过不在作者。文章指出,对神话世界的离经叛道正是金斯敦成功的秘诀之一。金氏的作品体现了古为多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创作原则。而且作者以美国人的视角切入生活,试图找到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营造一个崭新的、独立的文化概念——华裔美国文化。文章认为金斯敦在弘扬中国文化、沟通中美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是值得称道的。

 

试析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

 

种族主义的内在化以及作者的解构意识

 

武汉大学英语系   胡晓红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把那些普遍接受和遵循的观念、理论解构,给予其新的定义,从而将人生,社会的复杂性展示于公众。而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她超凡的才华在她早期作品《最蓝的眼睛》中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并获得了成功。

 

《最蓝的眼睛》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位黑人小姑娘陪可拉渴望象所有的白人孩子一样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因为她认为蓝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象征着美,会给她带来幸福和好运。期望美好的东西本身并没有错,但正是期盼后面那颗被白人的价值观念,种族主义扭曲了的心灵使这种美好的愿望变得可悲,可叹。莫里森通过象征的手法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美国白人文化和种族主义给黑人文化传统及其价值观带来的无可挽回的冲击,展现了生活在这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人,尤其是黑人的可悲的生存境遇。同时向人们,包括黑人和白人,提出了人生中一个值得思考的严肃的问题:如何在逆境中生存而仍不失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尊严,尤其是独立存在的自我。因而,这个简单的故事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本文首先讨论《最蓝的眼睛》中美国当今占主导地位的白人文化和价值观念在黑人中内在化的表现,以及由此产生的种族与种族,或种族内部的种种矛盾。黑人在价值观上的混乱和颠倒,成为白人文化的直接受害者,也致使他人沦为牺牲品。这种双重性在小说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其次,本文就小说的主题和技巧分析探讨莫里森的解构意识。莫里森认为废除所有的虚奴制并不能真正根除种族歧视,或种族主义。黑人要想重新结构自我,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就必须首先解构那些内在化了的白人的价值观念。

 

同一个梦中的不同色彩

 

——《白鲸》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较分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周汶

 

本文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白鲸》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有诸多相似点。首先是叙事框架:两者都以某个年轻人独闯世界为线索,透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反映生活,反照主人公。其次是叙事者的双重身份,即既是叙事者又是故事中一重要人物,这是作者为了更好地在作品中寻求自我、表现自我。从《白鲸》到《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看出几代美国小说家探寻行之有效的叙事技巧的历程和成果。再次是主人公所怀梦想的相似。两者追求完美、实现某种超乎现实的理想几近痴迷、疯狂。当然,在美国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这种不切实际的精神追求注定是要失败的。他们的悲剧实际上是美国梦的幻灭。所以本文不否认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创作深受康拉德的影响,但同时指出,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显然更是对以《白鲸》为代表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生活在地狱里的野兽们

 

——评《裸者与死者》中的异化现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饶春平

 

在当代西方文学中,许多作品都描写了现代人的异化现象,即人处在荒谬的冷酷无情的世界中,为各种巨大、充满敌意的力量所包围,受它们的驱使和捉弄,自己丝毫无能为力的现象。在梅勒的作品《裸者与死者》总也有大量的任务被异化的现象。文本试图分析文中使士兵异化成野兽、失去人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参军前国内社会的压力,参军后军队制度的苛刻和对战争的恐惧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大山对他们的敌视和嘲弄。然后分析这些人物对他们的处境所作出的反映:有的自欺欺人,有的被迫真实地面对自我。最后本文试图指出梅勒描写这些被异化成野兽的人物的目的是要指出人类现在所处的危险境地,让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处境,行动起来,不被这写与人为敌的力量所吞噬。

 

荒原上的迷惘的一代

 

——略论二十年代美国小说主潮

 

四川大学   程锡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十年间,美国文坛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局面,它的诗歌、戏剧和小说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有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迷惘的一代的小说。

 

在主题上,迷惘的一代的小说表现了战后一代青年对美国社会的现实、西方的文化传统,以及自我的价值等问题的反思。我们可以从政治性、文化性和自审性三个方面来分析这种反思。第一,迷惘的一代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情绪;他们认为战争是荒诞的,他们被国家和社会欺骗了,背叛了。战争使他们在肉体上和心灵上遭到严重的创伤。第二,这一代作家以他们的作品和自己的行为,对美国社会的斯文传统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彻底的反叛,对战后美国社会的现实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帝国主义战争使当时的青年一代失去了理想和抱负,而战后西方世界的显示又使他们感到前途暗淡,只得以对传统观念的反叛、消极遁世的行为来反抗。这一切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第三,迷惘的一代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了对自我的强烈兴趣,他们竭力寻找和追求自我的价值。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带着玫瑰色的美国梦去追求,去奋斗。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这部庞大而无情的机器面前,他们追求失败了,美梦破灭了。

 

迷惘的一代小说家在艺术手法和技巧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验。他们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比喻、反讽和意识流等手法,在叙述的角度和方法、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人物的对话叙事的语言和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这一方面,格特鲁德·斯泰因对迷惘的一代作家有过较大的影响。托玛斯·沃尔夫、多斯·帕索斯、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分别取得了各自的成就。

 

迷惘的一代小说具有反传统这一特征,但并不意味着与以前的美国文学传统是完全割裂开的。相反它是继承了欧美文学的优秀传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十年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就为它开辟了道路。它的反战主题和当时欧洲大批反战小说的出现是有密切联系的。另一方面,迷惘的一代小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色幽默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   吴其尧

 

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是一个急剧动荡的社会。这一时期在美国发生的一切使美国人民感到:社会变得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统一文化观念和人类理性已变得不可信赖。美国人民在受到因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反文化反文化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可谓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运动,作为社会的大动乱,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分水岭,它在文学上无疑会留下种种痕迹,如对政治的冷漠乃至置之不理,对权威和官方机构的怀疑,对传统价值的鄙视,对性的新态度等等。由于传统小说的拘谨格调无法容纳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和各种新观念,文学在召唤着新小说形式的出现,于是一种新的小说流派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在六十年代美国文坛风行一时的黑色幽默派小说。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以王朔为代表的一大群新生代作家,面对文革以后的中国社会,写出了类似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许多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作品。首先,这些作品是对反文化的诠释。轰轰烈烈的文革曾使当时的主流文化陷于瘫痪,于是反文化乘机滋长蔓延开来。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对主流文化的调侃是连篇累牍的。他们总是在窥视着、寻找着制造着机会,指涉、嘲讽、颠覆着主流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是强烈的叛逆、否定和抛弃,以迥异的观念体系和价值选择同现存的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相冲突。他们没有崇拜也无所崇拜,没有信仰也无所信仰。由于成长在一个无序、混乱的时代环境,他们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接受少,继承少,反叛就强烈坚决。其次,以王朔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的作品是放达享乐和焦灼苦闷的情感的一种宣泄。主人公们在情感体验上既有放达享乐的一方面,又有焦灼苦闷,空虚痛苦的另一方面。一方面他们尽情嘲弄各式各样的伪君子和肆意挖苦、调侃布尔乔亚式的温情并以此无视一切、抨击一切、藐视一切,以玩世不恭的粗鄙与放纵反抗现存的社会秩序,从中获得一种快感,从而证明他们的反媚俗和反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边缘人身份又有一种难言的茫然、歉疚和不塌实。因为是局外人边缘人,他们始终难以在社会和生活中定位,况且他们仅仅是处于边缘,并不是完全脱离社会和生活。他们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和矛盾对立,使其产生的非人意识,加剧了他们的痛苦和幻灭感。最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大量采用了反讽(irony)这一文学语言的修辞形式,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美学风格,含泪的笑喜剧化的悲剧。这与黑色幽默是何其相似!

 

黑色幽默派小说是美国六、七十年代反文化运动的产物,中国作家作品中黑色幽默也同样是在一般反传统文化文化叛逆潮流中产生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文本试图通过对黑色幽默小说产生的背景,具有的特点的分析,结合中国新时期小说中黑色幽默意识的体现,运用比较文学的有关理论对中国新时期小说中出现黑色幽默的理由作一番探讨。

 

结构象征与语言功能

 

——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艺术风格初探

 

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刘雪岚

 

托马斯·品钦(1937)是美国当代最有才华,最有成就的小说家之一。他著作不多,却声名日盛,每年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以百篇计。1993年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巨著《万有引力之虹》(1973)被文学界誉为尤利西斯式的经典作品,其他的小说如《V》,《拍卖第四十九批》也颇得评论界的关注和赞誉。

 

同品钦的其他小说一样,《拍》也是一部深奥晦涩的作品,设计了众多复杂深刻的主题,揭示了抨击了当代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如冷漠,隔绝及腐败等。

 

小说借用了侦探小说的模式,从执行一个神秘的遗嘱开始,女主人公奥狄芭·马斯踏上了艰难孤独的调查之路。从圣纳西索到洛山矶,从汽车旅馆到同性恋酒吧,各类事件迭出不穷,各种线索纷至沓来,疑团一个个被解开,却又带来了更大的迷惘与困惑,最后奥狄芭绝望地身体往后一靠,(在拍卖所)等待着第四十九组邮票的拍卖,内心却无从辨明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是真实,是圈套,抑或是她偏执狂的想象。小说到此戛然而止,真相没有大白,反倒留下困惑重重。品钦可谓是借侦探小说形式反其道而行之,借此独特结构更深刻地揭示:任何探寻无济于事,生活就是荒诞与虚空的代名词。

 

品钦在书中也大量地使用了黑色幽默的描写。在貌似轻松调侃的语言运用及情节处理上,我们能深刻体味到他冷俊犀利的批判精神。

 

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是《拍》的一大特色。对人物眼睛的不同刻画,对物品的描述,甚至人物城市及小说的命名都带有浓重的象征色彩,揭示了作品丰富的内涵及寓意。

 

《拍》一书是最突出艺术手法可说是品钦对不同风格语言的出色运用,他时而使用高深的现代科技词汇,时而使用生动传神的日常口语及俚语,间或又穿插庄重优美的无韵诗和轻松诙谐的流行小曲,甚至还有活泼可爱的儿童歌谣,让我们领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语言世界。

 

风格多样的语言与小说的独特结构及象征手法相结合,互为衬托呼应,相得益彰。在揭示寓意深刻的主题内涵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绝妙奇异的艺术体验。

 

从杰克·巴恩斯的男性意识看迷惘的一代

 

天津外国语学院    陈法春

 

我国对迷惘的一代的研究倾向于注意其对理想破灭、道德沦丧的反映及其反战情绪而批评其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消极遁世情绪和悲观色彩,对其作品中的积极意义较少注意。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则被普遍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是这个流派的宣言。

 

给《太阳照样升起》贴上迷惘的一代的标签不仅草率,而且容易误导。事实上,杰克·巴恩斯属于恪守荣誉准则的硬汉形象。他丧失了性功能,却未放弃男性意识。相反,通过保持受社会认可的男性形象,建立和维持与其他男人的友情、充当传统的男性角色和寻求新的男性生活价值,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男性意识。尽管传统的男性意识加剧了他的痛苦,他的种种努力也历经磨难,但是他不屈不挠,最终将罗梅罗在斗牛场上表现出的在重压下的从容与自若、勇气与幽雅转化到自己生活中去,到公牛地带去将他生活中的公牛——勃莱特击败。

 

小说通过巴恩斯由热衷社会认可的男子气概转向注重个人内在力量的新的男性意识,表现了脱离熟知环境、生活在荒诞社会里的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其积极意义。

 

以上看法同海明威对迷惘的一代一词的反感和愤恨相一致,和战后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作家优越的心态相吻合,与现代派作家建立新秩序、探索新价值的期盼相呼应。

 

试论韦尔蒂的写作观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  李岩

 

一般来讲,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为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为当代。无论在现代还是当代时期里,美国的小说创作都是繁荣的:在出现了以福克纳、海明威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作家之后,诺曼·梅勒,托妮·莫里森,约翰·厄普代克等相继脱颖而出。在众多的星光灿烂般的作家群中,尤多拉·韦尔蒂并不是最耀眼的。关于她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她在美国文学中的作用还时有争议。然而出生于本世纪的韦尔蒂以她独特的视角,富有探索性的艺术表现力,在美国文坛上无可争辩地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众所周知,二十世纪的美国社会,尤其是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社会,风起云涌,动荡不安。那么,身处于这个时代但生活相对安逸、稳定,很少参加任何政治活动的韦尔蒂是如何以她的笔去实现她对人生的探索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她的写作主题,表现手法以及她与出版界的关系等方面来论述韦尔蒂的写作观。

 

论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美学价值

 

厦门大学  张龙海

 

海明威既是长篇小说家,也是短篇小说家。他以短篇小说为起点,摸索创造出独特的写作风格。根据故事的背景,4部短篇小说集可以分成三大类——以美国、欧洲和非洲为背景。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中阐述了他的三大观点——死亡观、爱情观和战争观。生与死是人生第一大问题,无人能够逃避。海明威的死亡包括肉体和精神的死亡。故事中各种人物对肉体死亡态度不一,有的积极抗争,有的消极等待,有的镇静自如,有的六神无主。精神世界是海明威探讨的又一领域。他大胆地揭露一战之后美国的病态社会——美国梦破灭,人人颓废迷惘,借酒消愁,追求刺激。这一尝试的成功使他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爱情上一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它既能抚平人们心灵的创伤,又能造成人们心灵的创伤。结婚是爱情的目标,而离婚却是爱情的终结。各种人物丰富的爱情经历还充分表明女人如衣服这一大男子主义思想。战争是残酷的,海明威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对战争深恶痛绝而无能为力。战争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

 

海明威在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含蓄性、连续性和戏剧性。以冰山原则为指导,他的文风简洁含蓄。他熟练地应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他的笔尖触及社会的每个角落。他打破短篇小说的传统观念,使不同的短篇小说在情节上具有连贯性。同时,人物刻画方面,也具有连贯性,硬汉子形象随处可见。小说中对话生动,表达幽默,具有戏剧性。

 

幽默缘何染黑色?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和龙

 

文学史上从未酿成一派也未自成体系的幽默文学、幽默小说缘何涌成一股黑色大潮?亮丽灿烂谐趣隽永的幽默为何染上浓浓的黑色而变得如此奇特和怪异?黑色的滋生有它内在的渊源,黑色的存在是黑色幽默大量繁衍滋生的先决条件。此世的荒诞导致了黑色的建构,荒诞构成了幽默的黑色,荒诞感是黑色幽默的核心内涵。荒诞引起了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荒诞的因素糅进了创作主体的幽默感。由此,黑色幽默的文字中沉淀的黑色是无色的黑色,不是用眼去看而是用心去感悟的黑色。二十世纪的黑色幽默家在揭示人类身处荒诞中而不能自拔的尴尬处境同时,他们也十分幽默地把自己推进了无意设置的悖谬怪圈之中,而似乎正是这种悖论给他们的文字增添了更深一层的黑色。

 

社会文化冲突下的受害者和幸存者

 

——论伊迪斯·沃顿

 

上海外国语大学   陶茜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在文学领域中,这种新趋势可以表现为一些昔日被忽略的女作家重新受到评论家的瞩目,她们的作品也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女作家伊迪斯·沃顿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目前她的作品吸引着美国评论界和众多读者的关注。

 

本篇论文针对伊迪丝·沃顿的三部代表作:《快乐之家》、《乡俗》、《天真的年代》,结合西方文学评论主要流派之一——女权主义的理论,对其主题及人物进行了分析。

 

这三部著作反映了沃顿对纽约上流社会的习俗和道德规范的深刻审视与剖析。每一部小说都体现了作家在不同创作阶段所表现的观点、思想状态和关切的焦点。在她创作初期,沃顿着力抨击上流社会旧有的习俗和准则对于女性成员的局限和压抑。由于沃顿本人出身于美国一个传统的贵族家庭,从小深受其害,她把这种经历演绎再现在《快乐之家》之主人公莉莉身上,通过莉莉悲剧性的遭遇揭露了上流社会对女性在智力与情感发展方面的不利影响,导致她们无法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剥夺了她们争取独立与自由的权利。沃顿在早期作品集中反映了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及其根源。

 

社会处在不断变迁之中。到二十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逐渐战局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流社会也受到不可低估的冲击。而对这种社会文化冲突,沃顿将她犀利的笔锋又转向日渐泛滥的功利主义、批判了社会中盛行的拜金主义和精神上的空虚堕落。《乡俗》揭示了此种社会风气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女性对自我的不断追求。

 

历经沧桑的作家在晚年的创作日臻成熟,开始对她童年时代的上流社会形成一种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旧日上流社会那种稳定和谐的气氛令人无限向往。《天真的年代》这部作品再现了老纽约社会所尊崇的重视婚姻家庭,坚持诚实公平的道德规范,并为女性解放问题提出了更合理的设想。

 

沃顿的这三部代表作不仅体现了作家高超的写作艺术和技艺,而且为后人对历史特定时期社会风貌和女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详尽的资料。作家有关婚姻家庭和女性生活的观点也反映了其女权主义倾向。伊迪丝·沃顿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她本人和作品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和评论家的兴趣。

 

 

   

 

1.      经理事单位译林出版社推荐,增补王理行同志为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2.      CASAL Newsletter 第十二期刊登的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会人员名单由于疏漏有误,现予以重新确认如下:

 

吴富恒      王誉公  郭继德  董衡

 

赵一凡      王逢振  申慧辉  钱满素

 

龙文佩  杨仁敬  张禹九      王家湘

 

郭栖庆      常耀信  徐齐平    

 

韩敏中  李淑言  刘海平  张子清  钱佼汝

 

王守仁      王守义  李自修  候明君

 

肖明翰  任晓晋  蒋洪新  毛卓亮  孙建秋

 

廖七一  刘象愚  莫亚平  朱通伯    

 

陈士龙  吕文斌  李登科  朱炯强  李习俭

 

杨志达  汪义群  程锡麟  徐崇亮  姚乃强

 

王理行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

 

一九九七年一月

 

 

帐号变更通知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帐号变更为02113264-04169,开户行为工商银行汉口路分理处。

 

下列单位已经交纳会费:

 

深圳大学   北京大学   杭州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四川外国语学院   复旦大学   四川大学   译林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清华大学   兰州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江西赣州赣南师院   山东大学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

 

一九九七年一月

 

·新书介绍·

 

《美国小说家评论》

 

王誉公  主编

 

王誉功  等著

 

ISBN 7-5607-1500-1/I·110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9

 

该书为美国小说家的评论文集,选评了霍桑、海明威、马克·吐温、索尔·贝娄、福克纳等极具代表性的美国小说家。本书的特点在于:有述、有评,既对作家的生平、创作及代表做的内容和特色作了详尽的介绍,更对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又令人信服的分析与评论。美国文学研究专家吴富恒教授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集选评的小说家代表了美国小说创作中的主要流派和不同风格作家,是一本优秀的论文集。

 

                                                (天  行)

 

 

 

挖掘评论家--肯尼迪论小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李公昭

 

美国当代作家威廉·肯尼迪以《铁草》(Ironweed, 1979)一书走红美国文坛,确立了他美国当代小说家的地位,然而他的小说评论也极有特色。在评论作家与作品的过程中,肯尼迪善于从一个小说家的角度去审视与评论家与作品的得失,因此往往能看出常人所忽视的地方,得出育种不同的结论。他的评论不但注重欧美当代名家,也注意评论名气稍逊但在肯尼迪看来却十分重要的作家,特别是注重评论拉美的小说家。他的评论精辟独到,内容丰富,语言也生动活泼,诙谐幽默,体现出一个小说家评论小说所特有的风格。作为一个小说评论家,肯尼迪值得我们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