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通讯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通讯
 
第三十二期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
二〇一五年一月

 

本期通讯电子版下载:

Casal Newsletter 32.zip

 
 


 
 
 
全球化语境中的美国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2014)纪要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于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75所高等院校、研究所、出版社的348名正式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全文164篇,摘要273篇。
 
2014年10月24日晚,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召开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理事会首先讨论通过了第十届专题研讨会上的已经经过讨论的未决议题,包括:
 
1、   增补厦门大学张龙海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乔国强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陈榕教授(接替姚乃强教授)为常务理事。
 
2、   增补武汉理工大学甘文平教授、中原工学院杨道云教授(接替成梅教授)、河海大学蔡斌教授为理事。
 
3、   接受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会员单位;
 
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如下议题:
 
1、   增补山东大学申富英教授为副会长。
 
2、   增补浙江大学高奋教授、南开大学刘英教授(接替索金梅教授)为常务理事。
 
3、   增补吉林大学朴玉教授、四川外语学院罗小云教授、苏州科技学院祝平教授为理事。
 
4、   接受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会员单位。
 
5、   第十八届年会(2016年)由厦门大学承办。
 
6、   美文会筹办本会年刊,以进一步促进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并加强美国文学研究的国际交流。
 
7、   进行美文会会员单位重新登记。请会员单位指定联络人,请常务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确认代表单位的常务理事和理事。所有会员单位都应该按时缴纳会费。不参加重新登记并两期不缴纳会费的单位视为自动退出。
 
8、   执行理事会请假制度,要求本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必须正常参加理事会会议,连续两次无故不参加年会理事会会议的视为自动退出。
 
9、   控制办会规模,提高办会质量。年会规模控制在200人左右,专题研讨会规模控制在100人左右,提倡提交论文全文参会,在会议上引入专题小组讨论(panel discussion)形式,欢迎会员单位的学者向会议的承办方提交组织专题讨论组的申请
 
10、 举办第三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奖评选。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刁克利副院长主持。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朱刚会长致开幕词,并向与会代表汇报了本会自第十届专题研讨会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2013年度社团年检工作、参与评选2012年度“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及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福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西部教师美国学暑期高级研修班” 为期三年,共六届,于2013年7月圆满结束,2014年顺利结项。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平教授致欢迎辞,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情况。
 
本届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全球化语境中的美国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采取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25日上午的主题发言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金莉副会长和杨金才副会长主持,共有5位代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盛宁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美国文学中的现实观照”,认为美国文学作为美国研究的一部分,应提供对美国国家的本质认识,而我国的美国研究界在研究视野上尚待拓宽。他以多元文化问题为例,中国学者的美国文学史撰及相关研究大多受到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但对多元文化主义本身却缺少历史思辨意识,往往既忽视这一话语产生的1980年代末美国社会语境,也不提1990年代末以来美国学者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质疑或批评,更不讨论多元文化口号面对当代美国现实种族问题时的疲软无力。他表示,以多元文化为例并非否定多元文化,而是藉此说明中国的美国研究者应具有理论自觉,即意识到所用理论的自身局限性。他主张中国学者研究美国文学时一方面要对理论的假定性有清醒意识,另一方面要关注当代美国现实,研究者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批评距离,中国研究者应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这样中国的美国研究才有自己的独特价值。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张冲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还原哥伦布:论当代美国本土裔作家对哥伦布文学的反写与颠覆”,论述了“身份”与“生存”两大主题在20世纪初本土裔文学作品中的呈现,讨论昆塔斯克特、马修斯和麦克尼科尔等人的作品中所涉及的混血身份问题,以及麦克尼科尔和奥斯奇森等人在作品中讲述的本土族裔艰苦的“生存”努力,着重分析本土裔文学的身份和生存主题及其内容呈现的独特性,以及与其他主要族裔文学中类似主题的异同,指出这两大主题对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有着深远影响,构成了这一文学传统的重要源头。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陈世丹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多克特罗暴露国家政治暴力的创伤叙事”,从文学中的创伤叙述与“谈话治疗”的相似性,讨论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多克特罗的历史小说《但以理书》中的创伤叙事,指出该小说从政治左翼的视角,重构了20世纪50年代但以理的父母被国家以叛国罪电刑处死的悲剧及其给后代留下的精神创伤,指出创伤的根源是美国联邦政府违反民主制度的政治暴力。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刘英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全球化时代的美国地域主义文学研究”,探讨地域主义文学研究的复兴趋势,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美国文学界强烈感到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地方感”的必要,自觉地将地域纳入批评话语,使它成为继性别、阶级、种族等元素后又一个新的文化研究领域。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蒲若茜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多元•异质•杂糅—1990年代以来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话语的分化”,重点讨论1990年代以来的亚裔美国文学研究中涉及亚裔美国族裔身份论述的代表性批评文本,分析亚裔美国族裔身份的“间际性”、建构性、异质杂糅性等特质,揭示亚裔美国族裔身份批评话语的分化对亚裔美国族群发展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25日下午,研讨会分为32个小组,围绕“全球化理论反思与美国文学研究新视野”、“美国文学与地缘政治”、“美国文学中的阶级、性别与种族”、“美国文学文类研究新趋势”、“美国文学与伦理批评”、“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意识”、“美国文学中的后人文主义倾向”、“美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等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
 
第一组(全球化理论反思与美国文学研究新视野之一)由蔡斌、丁兆国主持,发言人有,丁兆国(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全球化•生态•伦理—21世纪后殖民研究的新趋势”;高尔聪(北京外国语大学:“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与身份危机—解读《白噪音》”;李青霜(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生态和谐与异化消费:《曾经的应许之地》中的‘文明’冲突”;李霄垅(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后9.11时代的新人文恐慌—评理查德•鲍尔斯新作《奥菲欧》”;马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解读《铁蹄》中的帝国话语”;秦璇(华中师范大学)“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促进作用”;芮雪(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全球化语境下的后殖民研究 —从重新理解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出发”;申昌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马歇尔的‘褐砖房区’:纽约城的羊皮纸”。
 
第二组(全球化理论反思和美国文学研究新视野之二)由王建平、曾桂娥主持,发言人有,王建平(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文学中的民族叙事”;王薇(青岛大学)“美国9•11后小说的跨时空书写—以哈米德《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和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吴兰香(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从进化法则到文化阐释—马克•吐温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张东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从库普兰德小说看全球化时代的空间体验”;张勇(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丹提卡的精神后院:《大海的光芒》中离散背后的当代海地留守者身份建构”;赵娜(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论多克托罗《安德鲁的大脑》后9.11文学创伤书写”;朱骅(上海海洋大学外语学院)“流亡、离散与跨国主义:跨国书写研究的范式流变”; 曾桂娥(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从《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看后9•11小说中的宗教救赎”。
 
第三组(美国文学与地缘政治之一)由王逢振、胡铁生主持,发言人有,胡铁生(吉林大学)“论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意蕴”;姜萌萌(四川外国语大学)“‘真正’的西部—解读山姆•谢泼德戏剧中的媒体意象”;李晶(辽宁医学院)“民族叙事与帝国书写—库珀的创作主题研究”;毛凌滢(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论库柏小说的风景再现与视觉化追求”;戚涛(安徽大学外语学院)“从西进运动管窥美国民族认同背后的认知-心理图式”;邱蓓(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从回归到重构—《黎明之屋》与《奠仪》主人公印第安文化身份认同模式之比较研究”;孙万军(北京印刷学院外语系)“古稀隐士剖析美国后工业社会—解读托马斯.品钦的新作《滴血利刃》”。
 
第四组(美国文学与地缘政治之二)由程爽、张蓝予主持,发言人有,程爽(哈尔滨师范大学)“尤金·奥尼尔剧作的创伤叙事解读”;孙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化变性: 论《中国佬》中华裔男性性别身份之转变”;王薇(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美国苗族作家杨嘉莉《梦归家园》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追寻”;徐文雅(南通大学)“他者视域下的《我的安东尼亚》”;袁源(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E.L.多克托罗对纽约的文学想象与文化解读”;张蓝予(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当代美国文学中的边疆情结”;张雅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玛丽•奥斯丁在《少雨的土地》中的生物区域主义思想”;张燕华(潍坊医学院外语系)“在中美文化冲突、融合中成长—《华女阿五》中黄玉雪的成长历程解读”。
 
第五组(美国文学中的阶级、性别与种族之一)由董丽敏、顾晓辉主持,发言人有,陈煌书(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尖尖的枞树之乡》中的女性及其性别角色”;陈俊松(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柏林•上海•纽约:《上海遗产》与二战期间犹太人上海避难史”;董丽敏(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摩西,压迫之人:20世纪非裔美国作家对于西方神权政治的评论”;方红(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田纳西•威廉姆斯笔下的疯女人”;冯洋(中国人民学)“Alcott and Jo: The Struggle of the Intellectual Women of the 19th Century”;高琴(陕西师范大学)“杰斯敏•沃德《拾骨》民族身份与自我身份的解构与重构”;顾晓辉(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解读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种族话语的矛盾性”;韩晓丽(同济大学)“性别操演下流动的性别身份”;王小涛(南京大学)“跨国民族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灵活公民身份”。
 
第六组(美国文学中的阶级、性别与种族之二)由郭棲庆、黄华主持,发言人有,韩秀(北京外国语大学)“殊途同归—从《家》与《所罗门之歌》看莫里森对家的呼唤”;胡锐(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离散族裔群体的生存困境及其身份寻求—解读Wendy Law Yone的‘The Road to Wanting’”;黄冬梅(南通大学)“空间与女性的主体性探索—以凯特·肖邦的《觉醒》为例”;黄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创伤意象”;黄淑芳(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不在彰显存在—论“兔子”五部曲中父亲的缺场”;黄晓丽(南京大学)“《爱药》的语言杂多与文化话语解读”;蒋秀云(琼州学院)“犹太人-同性恋者:桑塔格的主体现代性”;康毅(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女性主义视野下《在我弥留之际》中煎熬的艾迪”;李蓓蕾(浙江大学)“种族与文化—詹姆斯•约翰逊的《黑色曼哈顿》研究”。
 
第七组(美国文学中的阶级、性别与种族之三)由刘克东、刘增美主持,发言人有,李娜(黑龙江大学       论)“《最蓝的眼睛》中人物的命运差异”;李尚宏(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隐形的主角—奥古斯特•威尔逊系列剧中白人的缺位与存在”;李昕桐(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娅》中女性角色研究”;廖衡(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论玛格丽特•福勒的双性同体思想”;林长洋(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井冈山大学)“重建家长制社会的乌托邦想象:福克纳晚期成长小说的政治无意识”;刘风山(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飞越疯人院》中的性别暴力”;刘克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生存之道:希尔科《典仪》中的文化融合”;刘文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甜菜一代’:21世纪美国犹太文学的‘新声代’”;刘增美(山东财大国际教育学院)“族裔性对美国华裔文学接受的影响”;鲁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A Paean of a New Black Female”。
 
第八组(美国文学中的阶级、性别与种族之四)由罗小云、隋红升主持,发言人有,罗小云(四川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所)“叛逆与回归:菲利普•罗斯作品的犹太性”;马粉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沉默的反抗—《所罗门之歌》中红丝绒玫瑰的女性叙事”;穆海博(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剖析《最蓝的眼睛》里的女性形象”;曲晓梅(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爱药》的多重叙述模式对玛丽印地安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史岩林(北京工商大学外语学院)“《底层世界》的枷锁:论唐•德里罗对种族主义的批判”;隋红升(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英文系)“当代美国黑人男性气概的非洲镜像:性别研究视野下的《根》”;王雅琼(内蒙古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On Mona’s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肖衡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从《已知的世界》的主奴关系看美国奴隶制的问题”;熊艳艳(中国人民大学)“华裔男性个体创伤的历史书写”。
 
第九组(美国文学中的阶级、性别与种族之五)由潘志明、任虎军主持,发言人有,刘积源(南京大学)“托马斯·沃尔夫作品中的少数民族书写”;潘志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伊迪丝•华顿是种族主义者吗?”任虎军(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她的问题是大家的问题’—诺曼•梅勒《鹿苑》中的自我与性别”;孙赟(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超验主义视阈下福勒的女性主义思想”;田晓宁(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爱恨交织的故乡:菲利普•罗斯作品《反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王聪(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论西蒙•奥尔蒂斯主要作品中的文化记忆”;王喆(安徽建筑大学)“论埃莱娜•西苏的女性写作观”;吴娟娟(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Claim Your Body and Love Yourself: Reconstruction of Black Subjectivity in Beloved”;徐谙律(上海外国语大学)“菲利普•罗斯‘凯普什系列’小说中的反叛形象研究”;许双如(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蝴蝶君》的性别表演及性别/文化表征政治”。
 
第十组(美国文学中的阶级、性别与种族之六)由张生珍、周炜主持,发言人有,于倩(外交学院英语系)“性别、家庭与政治:美国小说的兴起”;袁先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律法、恩典与革命--历史语境中的《红字》叙事”;张生珍(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她们的舞台:当代美国女剧作家研究”;张艺(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诺斯替漫游癖、文物收藏价值观、反弗洛伊德主义及其它—桑塔格短篇小说《没有向导的旅行》中犹太女性创伤书写的思想痕迹追踪”;赵建苹(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盐之书》中的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解读”;赵蔚榕(北京语言大学)“A Queer Reading of Zitkala-Sa’s American Indian Stories”;周炜(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离散女性的哀歌:解读日裔美国剧作家休斯顿的剧作《茶》中的女性形象”;周晓武(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从叙事视角看伊迪斯•华顿在《纯真年代》中的女性意识”;朱荣华(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圆屋》中的文化创伤与身份建构”。
 
第十一组(美国文学文类研究新趋势之一)由常耀信、胡碧媛主持,发言人有,常耀信(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阿什伯利的后现代主义现实观与艺术观—评介长诗《凸镜中的自画像》”;邓文华(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认知科学革命背景下的文学研究”;付林(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里罗小说《大都会》中的景观社会”;胡碧媛(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越界的孩童:《管家》的空间、地方与时间”;江晓雪(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悲观主义中的乐观心态-析品钦《熵》中的‘图示与矫正’”;荆兴梅(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维特根斯坦的梯子:语言哲学视阈中的斯泰因和贝克特”;王静(哈尔滨师范大学)“卡森·    麦卡勒斯小说中的精神空间与身份”;张丽华(山东工商学院)“《最后的问题》中的世界图景与未来想象”。
 
第十二组(美国文学文类研究新趋势之二)由李桂荣、孙坚主持,发言人有,李桂荣(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叙事作品多重叙事的作用机制”;宁云中(湖南文理学院外语学院)“空间审美与主体生成的政治阐释”;秦烨(苏州大学文学院)“论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的时空再造与叙事实验”;沈谢天(华东师范大学)“后现代文化中的困与解困:德里罗小说《球门区》的后世俗解读”;盛周丽(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族裔空间书写与华裔的身份定位:以《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为例”;苏加宁(吉林大学文学院)“爱伦•坡侦探小说的空间批评”;孙坚(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理查德•鲍威尔斯的立体叙事艺术”。   
 
第十三组(美国文学文类研究新趋势之三)由王敬民、祝平主持,发言人有,李晋(首都师范大学)“虚构的权威—亨利·詹姆斯的《天鹅绒手套》与伊迪丝·华顿的《天鹅绒耳套》”;王阿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高科技社会中造福人类社会的基因工程:评理鲍尔斯的力作《慷慨》”;王敬民(河北工程大学外语系)“《白噪音》中的文化符码及其审美取向”;杨东霞(大理学院)“《他们眼望上苍》中的身份危机: 一种后殖民主义视角”;尹燕(东北林业大学)“《莫娜在希望之乡》的空间叙事”;赵宏维(遵义师范学院)“空间、身体与他者:解读《宠儿》中的‘甜蜜之家’”;曾莉(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空间里的畅想”;赵霞(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索尔•贝娄笔下的城市书写”;祝平(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从《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看索尔•贝娄对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态度”。
 
第十四组(美国文学与伦理批评之一)由朱振武、龙云主持,发言人有,曹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作品的伦理道德批评”;陈观亚(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杜明业(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论菲利普•罗斯小说中的性伦理”;姜礼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白鲸》中的“暴力三角”及其伦理阐释”;李慧(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救恩与恶魔同台—弗莱纳里奥康纳的基督教救赎伦理观”;刘海燕(湖南大学)“自由与联姻-论玛丽安•莫尔的后现代婚姻观”;龙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水手比利•巴德》中的善恶伦理观”;王晓丹(哈尔滨大学西语学院)“欧茨小说《纹身女孩》中的社会身份”;朱振武(上海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丹•布朗小说的伦理抉择”。
 
第十五组(美国文学与伦理批评之二)由申富英、薛玉凤主持,发言人有,常润芳(洛阳师范学院)“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鉴赏与翻译比较研究”;李伟(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论欧茨小说的现实关怀和人性探索”;刘茂生(江西师范大学)“当代美国小说的伦理表达”;罗永红(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开放大学外语系)“人是否具有伦理意识?—并用伦理意识引导自己行为?”;申富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真情难觅:论《洛丽塔》的社会批判主题”;吴桂金(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爱的错位:萨拉•凯恩三部剧的伦理学解读”;吴美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沉沦和本真—《人性的污秽》中主要人物的生存状态浅析”;肖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文学伦理观论析”;薛玉凤(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狗先生眼中的美国社会—保罗•奥斯特的《在地图结束的地方》评析”。
 
第十六组(美国文学与伦理批评之三)由周郁蓓、袁雪生主持,发言人有,于琦(广西师范大学)“齐泽克论暴力”;袁雪生(南昌大学)“性爱叙事中的伦理拷问—读菲利普•罗斯《垂死的肉身》”;赵蔓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堡垒》:静归中庸的德莱塞”;周丽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爱情伦理观”;周郁蓓(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梭罗的道德观”;邹涛(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认知研究与伦理批评的结合:以斯蒂芬•多宾斯的《堪萨斯》为例”;曾艳(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伊坦•弗洛美》看伊迪斯•华顿的道德关怀”。
 
第十七组(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之一)由刁克利、耿纪永主持,发言人有,安国平(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从对消费文化的反思看尤金•奥尼尔的生态意识”;蔡霞(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找寻精神家园的所在地:生态批评视角下《支那崽》的地方与地方意识”;刁克利(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作者生态研究:理念与例示”;杜海燕(山东工商学院)“美国文学中的生态含混现象”;付文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战争•人性•生态—对海明威《桥边老人》的生态伦理解读”;耿纪永(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论王红公的生态哲学观与佛禅”;洪俊彬(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从《老人与海》解析海明威的矛盾生态观”;黄明(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生态整体意识下的《一千英亩》”。
 
第十八组(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之二)由谷红丽、秦苏珏主持,发言人有,刘仁秀(中原工学院)“漫谈布莱恩特的自然诗”;刘瑞英(中国政法大学)“弗罗斯特的机器观与美国式的田园理想”;刘旭彩(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猫的摇篮》”;罗良功(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两种现代主义:论海明威与兰斯顿•休斯的简约”;秦苏珏(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土著作家的环境正义诉求—以《鲸鱼的子民》为例”;瞿宁霞(安庆师范学院)“主体的异化与自然的上位:《万有引力之虹》的后人道主义解读”;孙英馨(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悖论”;田玉霞(郑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荒岛小说的生态伦理关怀—以《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为例”。
 
第十九组(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之三)由王冬梅、韦虹主持,发言人有,王冬梅(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艾丽斯•沃克诗歌中的生态女人主义”;王微(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论《白鲸》中体现的生态意识”;王臻(南阳理工学院)“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燃情岁月》解读”;韦虹(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存在的巨链’与战后美国生态诗学思想—以威廉•斯塔福德为例”;吴俊龙(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约翰•巴勒斯—美国生态批评话语的早期实践者”;谢江南(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尘暴与《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观”;杨娟(贵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流血》看奥齐克的精神生态意识”;杨晓丽(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困境中的反抗:丹提卡《海之光的克莱尔》的女性生态主义解读”。
 
第二十组(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之四)由方红、张颖主持,发言人有,方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物质女权主义及对生态批评的影响”;姚秀娟(厦门大学外文学院)“Henry David Thoreau’s Moral Representation of Nature”;尹宇(华北电力大学外语系)“论《你们闪亮升起的天使》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与颠覆”;袁雪芬(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视角下的维拉纽瓦创作研究”;张建国(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论卡尔•萨根科学散文中的生态意识”;张颖(东北师大外语学院)“人、自然、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赵华(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生态伦理学视角下的《穿越》”。
 
第二十一组(美国文学中的后人文主义倾向)由王祖友、韩德信主持,发言人有,韩德信、王晓华(山东理工大学)“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与后人文主义关系探索”;李芳(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母爱的限度—《男人与天使》中的后人文主义关怀”;李素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边界的消解,神话的破灭—对《五号屠场》的动物研究式解读”;刘堃(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伊卡洛斯的翅膀:论美国科幻文学的后人文主义之思:以《银翼杀手》为例”;王祖友(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后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第二十二组(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之一)由欧荣、刘葵兰主持,发言人有,毕文静(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文化想象与建构:厄休拉•勒奎恩作品中折射出的道家思想探析”;高吉先(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中美诗歌文本的互文性研究”;郭英杰(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互文性视角下1919~1949年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元素”;李晓虹(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边缘’与‘边缘’的对话—中西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研究比较”;刘葵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华美文学中的华人新移民形象”;吕静薇(北京印刷学院)“向死而生:《觉醒》结局中蕴含的老庄哲学”;欧荣(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方志彤—《钻石机诗章》背后的中国学者&《帕特森》中的声色光影”;杨伟超(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埃兹拉﹒庞德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理论研究——以《长干行》和《诗经﹒采薇》为例”;朱雪峰(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反讽的历史锋芒:《马可百万》及其中国改编”。   
 
第二十三组(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之二)由王予霞、姚本标主持,发言人有,马静(重庆大学)“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etics in T.S.Eliot’s Eaasys and Liu Hsieh’s in Wen-hsin tiao-lung”;汤琼(暨南大学英语系)“奥德修斯和孙悟空的冥府之旅—古希腊和儒道佛生死观比较”;王芳(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丝之龙》中的家庭本位研究”;王予霞(集美大学文学院)“美国左翼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传播与衍变”;姚本标(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跨太平洋诗学之前驱:费诺洛萨的诗学评述”;张文(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从道家文化看庞德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构建”;郑闽江(上海杉达学院)“对长江大坝的忧思:从一个小镇看当代中国”;朱谷强(韩山师范学院外文学系)“2014年普利策奖小说《金翅雀》的中国元素”。
 
第二十四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一)由徐文培、郭红主持,发言人有,郭红(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争与人的本性的异化—冯内古特小说《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郭建辉(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社)“论阿瑟•米勒的社会剧及悲剧特质”;唐文(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约瑟夫•海勒小说中的死亡书写”;王晨(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原型批评视野下的《灰姑娘》研究”;王丽娜(宝鸡文理学院)“《路的尽头》中故事情节异化”;王青松(上海师范大学)“万事透明为哪般—纳博科夫小说《透明》三题”;王迎花(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从《获得》看理查德•鲍尔斯的后现代现实主义书写”;徐文培(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冯内古特小说中戏拟手法的运用研究”;钟敬东(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梭罗《瓦尔登湖》中的湖意象研究”。
 
第二十五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二)由左金梅、李莉主持,发言人有,胡玉婷(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简评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圆屋》中的创伤、抗争与救赎”;黎林(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不可言说的言说—《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布里克的创伤讲述与见证”;李莉(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解读威拉•凯瑟”;张莉(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死亡之匣》中的反对阐释”;郑伟(南京大学文学院)“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不可靠叙事研究”;郑希宝(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浅析《老无所依》的语言风格与篇章结构”;邹慧芳(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意大利女演员》中的缪斯形象”;左金梅(中国海洋大学)“《第五号屠场》的陌生化”。
 
第二十六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三)由邹惠玲、杨道云主持,发言人有, 崔莉(延安大学  )“《三角洲婚礼》中费尔柴尔德家庭成员的个人身份认同的困境”;陆晓蕾(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选择的焦虑与困惑:论韦尔奇的《吉姆•罗尼之死》”;潘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代参孙的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我嫁给了共产党人》”;孙璐(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自我‘的奥德赛:从弗兰岑的“纠正”看当代美国文化走向”;王黎娜(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拉格泰姆时代》中现实主义书写的双层隐喻”;杨道云(中原工学院)“美国当代诗人吉恩•莫纳汗动物诗歌研究”;杨纪平(北京邮电大学”“家庭罗曼司的瓦解:奥康纳历史观研究”;邹惠玲(江苏师范大学印第安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蕴藏于暴力描写之中的生存诉求:论维兹诺在《熊心》中对印第安平衡观念的推崇”。
 
第二十七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四)由方成、陈爱敏主持,发言人有,陈爱敏(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温和不等于不深刻:评2014年美国戏剧普利策奖作品《电影》”;陈静(郑州航院外语系)“简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叙事策略”;陈林(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荒原》:现代画布上的一幅拼贴画”;陈峣(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从关联理论的隐喻观分析Ana Castillo的小说《守望者》中的人物对话”;范登伟(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梦想与坚守: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创作始末”;方成(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世纪美国社会改革小说的主题维度与叙事传统”;王红丽(河南工程学院)“解读Are You My Mother?中的自我探索之旅”;徐婧雯(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浅析《啊,荒野!》中隐匿的悲喜烙印”;张文会(枣庄学院)“后自白派诗歌中的多重自我建构”。
 
第二十八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五)由王玉括、潘纯琳主持,发言人有李岩峰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漫长的告别》中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王玉括(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种族含混与美国梦寻—评《亨利•路易斯•盖茨读本》”;牟琳(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爱伦•坡短篇小说《“就是你”》中的小说要素魅力”;汤小丽(山东农业大学)“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研究述评”;王程辉(湖南科技大学)“布莱特•哈特的戏仿:美国文学研究新视野”;薛小惠(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白鲸》中的加尔文主义宗教观透视”;张丹(黑龙江大学)“《傻瓜吉姆佩尔》的文本分析”;潘纯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英美非营利儿童文学组织运作机制研究”。
 
第二十九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六)由甘文平、周南翼主持,发言人有,甘文平(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疆界和可能性—评查尔斯•伯恩斯坦的新诗集《重新估算》”;宁乐(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后现代的灰姑娘——斯蒂芬•金小说《凯丽》中的叙事策略”;钱宁(天津外国语大学)“多克托罗的《上帝之城》的宗教与哲学分析”;王冰(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光影意象交织的印象力作—接受美学角度解读庞德诗歌”;王传顺(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马克•吐温的宗教观”;王品(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解读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曾雪梅(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文学与宗教之间寻求平衡—解读爱默生的诗人-神父”;张瑞(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释梦学说视域下的《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梦境解析”;周南翼(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论福兰克•兰特里齐亚的艺术暴力美学”。
 
第三十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七)由郭英剑、史迹主持,发言人有,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黄晓杰(重庆大学)“《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刘立平(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想象的翅膀:阿胥伯莱诗歌初探”;罗恋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钟形罩》里死亡的延异—普拉斯对于死亡的哲学思考”;马立玲(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An Analysis on the Elements of the Short Story A Rose for Emily”;史迹(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狄金森的诗歌与哲学命题”;宋薇薇(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手斧男孩》系列作品体裁分析”;王峰灵(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真实的幸福—评爱丽丝.门罗的《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
 
第三十一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八)由张龙海、王跃洪主持,发言人有,刘春芳(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坍塌的椅子—垮掉派的精神结局—凯鲁亚克之《大瑟尔》研究”;王跃洪(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亨利•詹姆斯《悲惨的缪斯》中单一的神话结构”;王中强(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短篇小说理论研究”;闻博华(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早期美国梦的文学轨迹—从《自传》到《了不起的盖茨比》”;翁金(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红色英勇勋章》中成长主题浅析”;吴春兰(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作品中的形象学解读”;吴娟娟(复旦大学)“反抗与复兴:西尔科《说书人》中的恶作剧者”;张龙海(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硬汉子与关公—海明威和赵健秀作品主题对比研究”。
 
第三十二组(创伤,后现代,历史,身份,叙事等之九)由肖谊、朴玉主持,发言人有,刘莹(哈尔滨师范大学)“二战后美国文学中“反文化”运动展现的建构性阐释”;汪涟(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寻父弑父—韦尔蒂《西班牙音乐》潜藏的父子怨隙”;肖谊(四川外国语大学)“作为元小说的《劳拉的原型》”;徐静(北京邮电大学)“《长夜漫漫路迢迢》中爱与恨情感的交织”;薛静(南通大学)“论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窗意象”;余安琪(重庆大学)“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张涛(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论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对诺曼•梅勒的影响”;张文俊(武汉理工大学)“论《拯救溺水之鱼》的替罪羊母题”;张祥亭(山东工商学院)“德莱塞小说的世俗化书写与深度价值”;朴玉(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论菲利普•罗斯在《愤怒》中的历史记忆书写”。
 
26日上午首先举行了第二场主题发言,由郭继德教授和杨仁敬教授主持,有5位代表发言: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朱新福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罗宾逊•杰弗斯的“非人类主义”生态诗学思想”结合杰弗斯是个的内容和形式,认为杰弗斯的“非人类主义”诗学思想表现在回归英语古体诗歌的创作模式,其目的是为了追寻真正的人类价值,启迪人类拥有回归自然的心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陈榕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埃德加·亨特利》中的地权冲突与暴力伦理”,解析查尔斯·布鲁克顿·布朗的小说《埃德加·亨特利》中对恐怖杀戮的多重表征,挖掘其深植于地权冲突以及民族冲突的根源,质疑暴力作为寻求正义的抵抗手段的有效性,揭示小说对美国边疆冲突的复杂呈现。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与国际交流学院高奋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美国文学的多维度审视”,分析伍尔夫如何以古希腊、俄罗斯、法国、英国等文学为参照,从文学创作的原创性、技法、整体性和困境等多个维度审视和评析美国作家作品,就美国文学的优势与局限阐发开放性观点。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吴娟博士的发言题目为“从《普宁》看纳博科夫的叙事策略与道德关怀”,认为纳博科夫通过对普宁多重角度的塑造和精巧的叙述策略,不仅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挑战了传统的叙事等级,而且提出不能无视他人的痛苦、在别人的痛苦中寻找欢乐的严肃的伦理诉求,同时也实现了对俄罗斯流亡知识分子身份与角色的道德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代显梅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艺术家,真品的代表—解读《真品》中的文化艺术思想”,探讨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真品》对理想的文化和艺术的思考,认为如果“真品”是优秀文化和理想艺术的代名词,那么小说中的插图画家就是真品的体现和代表。
 
本届研讨会的闭幕式由刘海平教授主持。赵文书秘书长对本届年会进行总结汇报,通报了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包括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的增选和变更以、新会员单位入会,以及举办第三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奖评选等。2015年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专题研讨会承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张生珍教授向参会代表发出了热情邀请。朱刚会长致闭幕词,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对全体与会者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本届专题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大会全体与会者对承办单位、大会会务人员、以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处表示衷心感谢。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
 
                                   2014年10月28日